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光纤通信 少模光纤 模分复用 模分复用/解复用技术 光子灯笼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兴起,网络带宽的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状态,网络流量的激增给信息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光纤通信网络的扩容技术将成为解决网络数据流剧增的关键所在。波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电时分复用、偏振复用等现有的光网络扩容技术均以单模光纤作为传输媒质。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单模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加剧,其容量逐渐接近非线性香农极限。因此,基于单模光纤的光网络系统容量日趋饱和。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输入多输出光网络扩容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光网络扩容方案。模分复用技术以少模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利用少模光纤中的有限个相互正交的模式作为独立的信道进行信息传递,既避免了高模间色散对于多模光纤的传输限制,又具有相对于单模光纤更大的非线性容限,是大幅度提升光网络容量的有效方案。本文深入探究了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搭建了基于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2×2模分复用实验传输系统以及基于光子灯笼的3×3模分复用实验传输系统,分别实现了622Mb/s、1.25Gb/s、4.25 Gb/s不同速率伪随机信号的模分复用传输实验,并测试了两种模分复用传输系统的性能。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理论基础,对少模光纤中的模式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扩容原理,探究了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从少模光纤的设计、关键器件的设计与制备以及模分复用系统的损伤补偿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模分复用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其次,对模分复用系统中的模分复用/解复用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详细阐述了现有的几种模分复用/解复用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客观分析了每种复用/解复用器的性能特点。然后,利用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模式选择特性,结合光环形器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全光纤型两模式(LP01、LP11)模分复用/解复用器,并利用所设计的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模分复用器搭建了2×2模分复用传输系统,实现了10km少模光纤、不同速率伪随机信号的两模式(LP01、LP11)模分复用传输实验。实验测试了不同速率下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的波形、眼图及误码特性,验证了所搭建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该模分复用器的优缺点。最后,利用模式选择性光子灯笼作为模分复用/解复用器,搭建了基于少模光纤的3×3模分复用实验传输系统,实现了10km少模光纤、不同速率伪随机信号的3模式(LP01、LP11a、LP11b)模分复用传输实验。实验测试了不同速率下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的波形、眼图,验证了所搭建的模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并以3×4.25Gb/s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例,测试了系统背对背传输和10km传输的误码特性及稳定性。
[Abstract]:With the rapid rise of Internet , cloud computing , large data center and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 the demand of network bandwidth presents a great challenge to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 3 脳 3 - mode multiplex experiment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few - mode optical fibers was constructed .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ree modes ( LP01 , LP11a , LP11b ) of different rate pseudo - random signals .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waveform and eye diagram of the signal received at the receiving end at different rates ,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uilt - i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tested . The error cod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back - to - back transmission and 10 km transmission were tested with a 3 脳 4.25Gb / s module -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娥;;苏联研制成能经受低温的光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6年12期
2 蔡春平,高秀敏;光纤弯曲与抗弯曲光纤[J];应用光学;1996年03期
3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紫外光固化塑料光纤包层材料[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7年06期
4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塑料光纤包层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9期
5 Ies Aseere;光纤互连正成为主流技术[J];今日电子;2000年12期
6 邱小波;;浅析在生产中对光纤性能参数的控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6年01期
7 秦大甲;国外传感用特殊光纤的发展动态[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4年02期
8 ;光纤及其传输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9 许英;带状光纤熔接特点与工艺[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13期
10 尚守锋;顾庆昌;陈伟;;浅谈光纤熔接技术[J];科技信息;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华;黄本华;刘炯;洪留明;;光纤剥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A];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推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薛梦驰;;光纤的弯曲损耗、抗弯曲光纤标准G.657及试验[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建东;贺作为;王德荣;;适用于光纤到户的抗弯曲光纤[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洪海;程铭;;DMD在高贝~(?)光纤测试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宋君;王樯;王德荣;;光缆中光纤PMD特性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少飞;陈文建;;光纤传像束串扰率的测量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方平;;光纤初次涂层模量测试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吴平辉;隋成华;魏高尧;;纳米光纤的光学传输特性及其应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迟泽英;陈文建;李武森;蔡振治;;无源光纤传像技术军事应用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崔得东;郝重阳;宁瑾歌;;制导光纤弯曲损耗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俞亮 郭浩林 陆国庆 焦猛 廖平录;耐高温光纤开拓光纤应用新市场[N];人民邮电;2013年
2 严尉镇;天气炎热 4种耐高温光纤显身手[N];人民邮电;2014年
3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公司 尹纪成 王英明 周春东 窦方芹;2010年光纤产业产能突破1亿芯公里[N];通信产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冯健;光纤市场趋稳 行业竞争加剧[N];中国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正统;微纳光纤倏逝场特性及微污染传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张强;全光纤低频振动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孙将;基于强耦合波双芯光纤的多波长激光器和强激光少模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刘超;光纤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特性研究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周航;高效率光纤合束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陈郁芝;新型结构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其生化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7 刘晓慧;免标记光纤珐—珀生物传感机理与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廉玉东;新型特种光纤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赵瑞峰;双芯光纤的理论研究及新型双芯光纤全接入连接器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杨红;空心光纤用于智能结构自诊断、自修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继旋;基于微纳光纤的磁场可调谐器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慧慧;光纤内马赫泽德干涉微腔的飞秒激光制备及温盐传感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柯华恒;基于光功率探测型光纤熔接机五维自动对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施洁;基于LP_(21)模式的单光纤光镊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刘凌辉;长距离锥形光纤灯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柳媛瑾;短距离光纤应变传感系统[D];复旦大学;2014年
7 钱文婷;光纤延迟线环境适应性及精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郑杨子;微纳光纤的制备和传感应用[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9 徐翠萍;光纤锥气相刻蚀的制备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杨芳;通信用多芯光纤的光学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91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49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