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整车主动悬架自抗扰控制研究
本文选题:主动悬架 + 自抗扰控制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悬架作为车辆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稳定性等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基本搭载的都是传统的被动悬架,即由经典的弹簧-阻尼器构成的悬架系统。由于固定的弹簧、阻尼系数,被动悬架已经无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满足人们对于车辆的驾驶要求。而车辆主动悬架可以实时地跟据路面及车身姿态信息,利用相应的控制策略控制作动器的输出,减少振动、冲击的同时,实现车身姿态的实时调节。优良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为调整车身姿态、减小振动以及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推广车辆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策略是我国甚至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机动应急救援车辆(含消防车辆)专用底盘及悬挂关键技术研究”(2016YFC0802902)和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基金项目“轿车惯性调控主动悬架研制开发”(20112330),以自制的主动悬架试验样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整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车辆悬架系统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进行了简要地阐述,通过分析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提出了自抗扰控制在整车主动悬架控制上的应用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了简化的整车主动悬架七自由度模型以及随机路面输入模型;通过深入研究自抗扰控制器的理论知识,设计了车辆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器,并针对其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其中的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整车主动悬架自抗扰控制仿真模型,对随机路面激励下、不同形式悬架的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的主动悬架控制器的有效性,利用项目自制的主动悬架试验样车,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通过模拟随机路面输入工况,进行道路试验。由仿真分析以及道路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同被动悬架相比,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整车自抗扰控制主动悬架在减少车身振动、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改善乘坐舒适性等方面效果是显著的。
[Abstract]: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vehicle chassis, suspens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ride comfort and stability. At present, the vehicles on the road basically carry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suspension, that is, the suspension system composed of the classical spring and damper. Because of the fixed spring and damping coefficient, the passive suspension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driving in complex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 The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can control the output of actuators according to the road surface and body posture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impact, and realize the real-time adjustment of vehicle body attitude. The excellent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just the body posture,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vehicl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automobile industry.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national key R & D project, "study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chassis and suspension for high motorized emergency rescue vehicles (including fire fighting vehicles)" and Jilin Province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Fund project "active suspension of car inertia regulation" The self-made active suspension test prototype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active suspension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nd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are briefly described.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control strategies, the application of 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in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a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put forward. A simplified model of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for active suspension and a random road input model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y study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ADRC. Aiming at the difficulty of parameter tuning,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GA) is used to optimize some of the parameter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The vehicle ride comfor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spension under random road excitation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further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ler, roa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elf-made active suspension test sample vehicle, referr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national standards, by simulating the input conditions of the random road surface. Compared with the passive suspension, the active suspension based on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and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the vehicl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ride comfort is remarkabl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63.33;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丽,顾亮,孙逢春;车辆主动悬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兵工学报;2000年S1期
2 高跃奎;最优控制理论在车辆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3 孟爱红,王良曦,杨静波;基于输出反馈的慢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2年03期
4 孟爱红,王良曦,晁志强,刘相波;车辆主动悬架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液压与气动;2004年01期
5 任卫群,金国栋;可减小道路破坏性的车辆主动悬架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22期
6 容一鸣,苏泉;车辆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及物理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05期
7 陈宏伟;刘凯;;车辆节能型主动悬架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12期
8 喻凡;张勇超;;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1期
9 焦娜永;王忠海;陈僧斌;;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1/4的主动悬架设计(一)[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10 陈士安;王勇刚;王东;何仁;刘红光;;无外界动力源主动悬架的能量可用性(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春强;丁惜瀛;李琳;王亚楠;;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综述[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2 王金湘;陈南;;主动悬架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乔维高;陈杰峰;;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钟汉文;卜继玲;姜其斌;邹波;;基于整车平顺性的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研究[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昕晖;陈伟;;具有主动悬架的自适应轮边驱动系统[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严钟辉;严世榕;;基于差动制动与主动悬架的客车防侧翻控制研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7 孟爱红;晁智强;刘相波;;基于SIMULINK的电液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树博;基于新型优化算法的主动悬架鲁棒输出反馈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于显利;车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鹏;铁道车辆馈能式主动悬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孙伟;基于主动轮系统的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分析与集成控制[D];重庆大学;2015年
5 王刚;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主动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6 来飞;基于电磁作动器的车辆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勇超;车辆电磁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阮德玉;车辆主动悬架用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石米娜;基于压力控制的轮腿式越野车辆自适应液压主动悬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孔英秀;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及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雪春;馈能式汽车电动主动悬架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哲;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文强;车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4 陈宏伟;车辆节能型主动悬架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夏爽;基于四分之一悬架模型与整车虚拟样机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杨斌;基于Matlab仿真的车辆主动悬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刘兴亚;关于车辆主动悬架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陆志平;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纯电动汽车舒适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李爽;主动悬架对汽车平顺性影响的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王骏骋;车辆主动悬架的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06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90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