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网络春晚的受众涵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6 12:03
根据目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进程来看,大众的审美伴随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文化的不断繁荣有所提高,但传统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因其固定化的节目编排模式和内容结构促使大众产生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节目形式继续稳住原有春晚受众并培养新的受众,CCTV网络春晚由此诞生。CCTV网络春晚的受众涵化策略所获得的效果作为重点探讨问题之一,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的数据分析的辅助下,明确CCTV网络春晚的受众涵化策略具有增加年轻受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的作用。CCTV网络春晚通过制度创新、系统创新等方式,新媒体环境和网络语境的加持,采用“符号化现实”、“倾向性表达”和“科技化呈现”的涵化策略捕获一批忠实的年轻受众,其涵化策略可以细化为“互动呈现”、“节目呈现”和“科技呈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成为后期调查问卷题目设置的基础。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相结合,不仅肯定了前期对受众涵化策略实施的预测效果,而且获得了受众对于CCTV网络春晚的真实态度。由此背靠互联网平台、掌握新媒体信息技术的CCTV网络春晚的出现使得传统电视晚会格局有了新的模式可供参考,同时也给电视春节晚会提供了新鲜范例。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20CCTV网络春晚节目类别①董国政.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10.27.
3.6%。从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看,受众无论是对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是CCTV网络春晚的仪式感的认可度都较高。这与笔者的前期推测一致,笔者前期推测原因有二,其一是央视作为权威机构,其节目的内容编排、舞台灯光的设计都是其他平台难以匹敌的。其二是经过几十年的春晚收看习惯的培养,受众潜移默化地认为在过年过节团圆的日子里要一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让CCTV网络春晚在最开始就收获了一批春晚的原始受众。从调查问卷的第24题来看,“央视平台的公信力”占主要原因,而“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与其舞台展示力”紧随其后。图2受众对CCTV网络春晚的传统文化认同感来源
基于受众涵化策略的实践调查研究26作为本文的重点,即CCTV的涵化策略是否有效,即CCTV网络春晚的三大策略是否增强青年受众的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将涵化策略的“符号化现实”、“倾向性表达”和“科技化呈现”细化为“互动呈现”、“节目呈现”和“科技呈现”三大方面。从单个题目的分析来看,首先,65.3%的受众认为全世界合唱爱国歌曲能够激发爱国情怀,52.3%的受众会受到社交平台即时评论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受到“关于节目气氛渲染的爱国/科普文化言论”和“关于肯定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的正面言论”。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有62.3%的样本显示会受到负面评论的影响,这里呈现较为明显的“第三人效应”。其次,传统文化节目的出现能够有效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66.9%)和认同感(66.6%)。最后,64.5%的受众能够通过科技展示了解国家科技发展,65.8%认为有关科技的节目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从上述三个角度的问题可以得知,CCTV的涵化策略是基本成立。涵化策略中所呈现的节目类型,其认可度均超过了60%,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的认可度较高。在后续的多选题中,对于“歌舞类节目”、“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小品类节目”和“加入科技元素的节目”的响应率(响应率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基本持平,而“小品类节目”和“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占比靠前。“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和“歌舞类节目”在25-29岁年龄段占比较高,分别达40.4%和43.8%。“小品类节目”和“加入最新科技的节目”在20-24和25-29岁年龄段占大且差别不大。图3年龄与增强青年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节目类型关系-交叉制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对网络春晚的文化研究[J]. 马娴. 新闻爱好者. 2018(10)
[2]“培养”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J]. 彭春雪. 文教资料. 2018(24)
[3]新媒体时代社会互动仪式面临的挑战与重构[J]. 刘玉洁. 青年记者. 2018(20)
[4]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浅探[J]. 杨静. 文教资料. 2018(12)
[5]对央视春晚的研究综述[J]. 余金红. 东南传播. 2018(04)
[6]文化综艺类节目中的互动仪式链——以《朗读者》为例[J]. 陈志翼. 青年记者. 2018(02)
[7]“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方略[J]. 仲呈祥. 音乐传播. 2017(02)
[8]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春晚的发展[J]. 宋安琪. 新媒体研究. 2016(04)
[9]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贡献[J]. 黄柯瑕. 北方音乐. 2015(15)
[10]培养理论下青春电影打造的“青春梦”——以2010年至2015年国产中小成本青春片电影为例[J]. 殷爽.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0)
博士论文
[1]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玲宁.复旦大学 2004
[2]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D]. 龙耘.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培养理论视域下的弹幕视频网站研究[D]. 吴帆航.安徽大学 2018
[2]从“映客直播”看泛娱乐网络直播互动[D]. 丁家佳.安徽大学 2017
[3]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李娜.南京工业大学 2017
[4]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D]. 许盛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5]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数字化生存策略研究[D]. 薛生鑫.西北师范大学 2016
[6]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边缘生”现象研究[D]. 库小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6
[7]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 王纯莲.闽南师范大学 2015
[8]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春晚的发展态势研究[D]. 高斐然.浙江师范大学 2013
[9]数字电视节目指南可用性研究与应用[D]. 蒋艳会.长沙理工大学 2010
[10]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故事化叙事特点研究[D]. 陈姚竹.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8101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20CCTV网络春晚节目类别①董国政.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10.27.
3.6%。从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看,受众无论是对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是CCTV网络春晚的仪式感的认可度都较高。这与笔者的前期推测一致,笔者前期推测原因有二,其一是央视作为权威机构,其节目的内容编排、舞台灯光的设计都是其他平台难以匹敌的。其二是经过几十年的春晚收看习惯的培养,受众潜移默化地认为在过年过节团圆的日子里要一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让CCTV网络春晚在最开始就收获了一批春晚的原始受众。从调查问卷的第24题来看,“央视平台的公信力”占主要原因,而“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与其舞台展示力”紧随其后。图2受众对CCTV网络春晚的传统文化认同感来源
基于受众涵化策略的实践调查研究26作为本文的重点,即CCTV的涵化策略是否有效,即CCTV网络春晚的三大策略是否增强青年受众的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将涵化策略的“符号化现实”、“倾向性表达”和“科技化呈现”细化为“互动呈现”、“节目呈现”和“科技呈现”三大方面。从单个题目的分析来看,首先,65.3%的受众认为全世界合唱爱国歌曲能够激发爱国情怀,52.3%的受众会受到社交平台即时评论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受到“关于节目气氛渲染的爱国/科普文化言论”和“关于肯定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的正面言论”。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有62.3%的样本显示会受到负面评论的影响,这里呈现较为明显的“第三人效应”。其次,传统文化节目的出现能够有效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66.9%)和认同感(66.6%)。最后,64.5%的受众能够通过科技展示了解国家科技发展,65.8%认为有关科技的节目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从上述三个角度的问题可以得知,CCTV的涵化策略是基本成立。涵化策略中所呈现的节目类型,其认可度均超过了60%,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的认可度较高。在后续的多选题中,对于“歌舞类节目”、“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小品类节目”和“加入科技元素的节目”的响应率(响应率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基本持平,而“小品类节目”和“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占比靠前。“传统文化(技艺)类节目”和“歌舞类节目”在25-29岁年龄段占比较高,分别达40.4%和43.8%。“小品类节目”和“加入最新科技的节目”在20-24和25-29岁年龄段占大且差别不大。图3年龄与增强青年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节目类型关系-交叉制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对网络春晚的文化研究[J]. 马娴. 新闻爱好者. 2018(10)
[2]“培养”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J]. 彭春雪. 文教资料. 2018(24)
[3]新媒体时代社会互动仪式面临的挑战与重构[J]. 刘玉洁. 青年记者. 2018(20)
[4]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浅探[J]. 杨静. 文教资料. 2018(12)
[5]对央视春晚的研究综述[J]. 余金红. 东南传播. 2018(04)
[6]文化综艺类节目中的互动仪式链——以《朗读者》为例[J]. 陈志翼. 青年记者. 2018(02)
[7]“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方略[J]. 仲呈祥. 音乐传播. 2017(02)
[8]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春晚的发展[J]. 宋安琪. 新媒体研究. 2016(04)
[9]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贡献[J]. 黄柯瑕. 北方音乐. 2015(15)
[10]培养理论下青春电影打造的“青春梦”——以2010年至2015年国产中小成本青春片电影为例[J]. 殷爽.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0)
博士论文
[1]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玲宁.复旦大学 2004
[2]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D]. 龙耘.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培养理论视域下的弹幕视频网站研究[D]. 吴帆航.安徽大学 2018
[2]从“映客直播”看泛娱乐网络直播互动[D]. 丁家佳.安徽大学 2017
[3]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李娜.南京工业大学 2017
[4]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D]. 许盛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5]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数字化生存策略研究[D]. 薛生鑫.西北师范大学 2016
[6]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边缘生”现象研究[D]. 库小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6
[7]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 王纯莲.闽南师范大学 2015
[8]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春晚的发展态势研究[D]. 高斐然.浙江师范大学 2013
[9]数字电视节目指南可用性研究与应用[D]. 蒋艳会.长沙理工大学 2010
[10]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故事化叙事特点研究[D]. 陈姚竹.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8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53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