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7:22

  本文关键词: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通信终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天线 90度光混频器 混频效率 相对相移


【摘要】:激光通信具有高光学增益、高度抗截获抗干扰能力和高通信速率等突出优点,是解决高速通信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自德国TESAT公司实现5.6Gbps星间相干光通信速率以来,相干光通信技术成为公认解决光通信终端小型化、轻量化、高速率的最佳方案。本文针对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的技术难点,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为增加混频效率,提出了对激光高斯光束整形作为本振光源的方法,推导了本振高斯光束整形前后的混频效率公式。通过数值分析,得出整形高斯光束的混频效率比未整形时高0.1左右,并得出了空间相干探测中各器件的最佳参数方案。第二,研究了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对信噪比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光学天线系统RMS波像差、90度光混频器装配过程中光束偏移、光束倾斜和相对相移等误差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得出四种误差的容差分别为:λ/20、R0/20(R0为信号光束宽度)、0.1mrad和±10°。第三,确定了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天线系统的指标要求,并根据该指标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光学天线系统。在望远系统设计时,分别采用离轴四反形式和卡塞格林形式进行了设计。第四,采用琼斯矩阵推导了90度光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使用Optisystem软件建立90度光混频器原理模型,分析了相对相移的指标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旋转λ/4波片能够补偿相对相移误差,但会造成I、Q支路分光比的变化,通过旋转λ/2波片可以将分光比补偿回来。在分析原有90度空间光混频器结构工程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横向剪切干涉仪的改进结构。第五,研制了一套90度空间光混频器,并分别搭建实验平台检测了90度光混频器的插入损耗、功率不一致性、相对相移和混频效率等多项指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90度空间光混频器I、Q支路相对相移为90.73°,信号光与本振光的插入损耗分别为0.58dB、0.53dB,混频效率损耗小于0.82dB,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关键词】:光通信终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天线 90度光混频器 混频效率 相对相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31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3
  • 1.2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发展现状13-28
  • 1.2.1 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光学天线发展现状13-23
  • 1.2.2 光混频器发展现状23-28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8-31
  • 第2章 空间相干光通信原理及其信噪比研究31-59
  • 2.1 相干光通信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理论信噪比31-38
  • 2.1.1 BPSK零差探测系统原理31-35
  • 2.1.2 本振光噪声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35-37
  • 2.1.3 相干探测的极限信噪比37-38
  • 2.2 空间相干光通信系统混频效率的分析38-47
  • 2.2.1 混频效率与信噪比40-41
  • 2.2.2 信号光场分析41
  • 2.2.3 本振光场的传播与整形41-44
  • 2.2.4 混频效率分析44-47
  • 2.3 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对信噪比的影响47-56
  • 2.3.1 光学天线系统像差对信噪比的影响47-51
  • 2.3.2 光混频器装配误差对信噪比的影响51-56
  • 2.4 本章小结56-59
  • 第3章 空间相干光通信光学天线系统设计研究59-85
  • 3.1 光学天线系统的功能及组成59-60
  • 3.2 光学天线系统的需求及其关键指标分析60-62
  • 3.3 高倍率大孔径望远系统设计62-74
  • 3.3.1 望远系统形式63-66
  • 3.3.2 卡塞格林望远系统设计66-70
  • 3.3.3 离轴四反望远系统设计70-74
  • 3.4 中继光路设计74-80
  • 3.4.1 分光组件设计75-76
  • 3.4.2 捕跟镜组设计76-77
  • 3.4.3 通信镜组设计77-78
  • 3.4.4 信号发射镜组设计78-79
  • 3.4.5 全系统设计布局比较79-80
  • 3.5 望远系统辅助装调80-83
  • 3.6 本章小结83-85
  • 第4章 90度空间光混频器设计研究85-105
  • 4.1 90度空间光混频器原理分析85-90
  • 4.2 光混频器的指标90-91
  • 4.3 90度空间光混频器结构改进91-95
  • 4.3.1 传统90度空间光混频器结构的缺点91-92
  • 4.3.2 基于横向剪切干涉仪的90度空间光混频器92-95
  • 4.3.3 90度空间光混频器二次改进95
  • 4.4 90度光混频器相对相移误差分析95-103
  • 4.4.1 相对相移误差来源95-96
  • 4.4.2 相对相移仿真原理96-98
  • 4.4.3 旋转 λ/4 波片补偿相对相移的仿真98-100
  • 4.4.4 λ/4 波片相位延迟误差仿真100-102
  • 4.4.5 λ/2 波片相位延迟误差仿真102-103
  • 4.5 本章小结103-105
  • 第5章 90度空间光混频器检测技术研究105-119
  • 5.1 90度空间光混频器样机105-106
  • 5.2 能量指标检测106-108
  • 5.3 相对相移检测技术108-116
  • 5.3.1 相对相移检测方案108-111
  • 5.3.2 相对相移实验111-114
  • 5.3.3 实验结果处理114-116
  • 5.4 混频效率检测116-117
  • 5.5 本章小结117-119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119-123
  • 6.1 总结119-120
  • 6.2 创新点说明120-121
  • 6.3 展望121-123
  • 参考文献123-131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31-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明;相干光通信的实用化研究[J];现代有线传输;1996年02期

2 幺周石,胡渝;星间相干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光通信技术;2005年08期

3 王玲;冯莹;;卫星相干光通信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年06期

4 胡毅;杨家龙;;40/100G相干光通信模块的技术分析[J];烽火科技;2011年06期

5 牛丽红;孔丽萍;;浅谈相干光通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07期

6 谢福珍;相干光通信的最新成果简介[J];光通信技术;1986年02期

7 杨同友 ,李先源;相干光通信[J];电信科学;1988年05期

8 段晓明;;外差相干光通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0年01期

9 边一;;相干光通信[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1年02期

10 姚建国;;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控制技术[J];光通信技术;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番;邬双阳;;相干光通信技术研究[A];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 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捷伦相干光通信测试方案[N];通信产业报;2010年

2 ;安捷伦科技相干光通信测试方案[N];通信产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鹏;卫星相干光通信接收灵敏度衰退的补偿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宇鹏;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码型调制与锁相环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赵意意;空间相干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4 王大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陶金晶;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钟康平;DP-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方正;高速光通信中数字信号处理(DSP)与波形产生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相干光通信系统的采样时钟恢复与自适应信道均衡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于振明;斯托克斯域解偏振复用技术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魏江杰;零差相干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岳浩;基于90°光混频器的零差相干光通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马美娜;大气效应对相干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修阁;相干光通信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汤福明;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锁相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杜晓;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相位同步及校正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高雨良;相干光通信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仿真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罗娟研;相干光通信中光锁相环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6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026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