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其融合技术对柑橘品质的检测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其融合技术对柑橘品质的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鼻 电子舌 气质联用技术 柑橘品质 极限学习机 数据降维
【摘要】:柑橘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气味芳香、口感清甜、色泽诱人等特点,广受消费者喜爱。本文通过电子鼻、电子舌和气质联用的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了采摘期内的柑橘品质监控、不同贮藏期内的柑橘质量检测、混合果汁的感官特性评定、超高压处理的果汁鉴别以及果汁中添加剂含量的预测等内容;通过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对柑橘中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糖酸比进行检测;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混合果汁的感官特性进行定量描述分析。本研究从探索电子鼻和电子舌传感器信号与挥发性成分、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出发,比较不同降维方法对原始信息提取的性能,利用电子鼻数据、电子舌数据以及融合数据对柑橘样品进行模式分类和参数预测(理化参数、挥发性成分和感官特性)。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分别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质联用技术对不同采摘期的柑橘进行检测。通过APLSR(ANOVA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分析发现,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信号与被检测对象的理化参数、挥发性成分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交叉敏感性)。本研究中,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作为一种新颖的神经网络用于处理电子鼻和电子舌数据。分析表明,ELM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以及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LVQ)模型都具有比较好的分类效果。通过对模型训练时间的比较,ELM算法要快于SVM和LVQ算法。在理化参数和挥发性成分预测时,基于ELM的回归模型要优于SVM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模型。(2)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质联用技术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柑橘进行检测(三个贮藏温度:4 ℃,10 ℃和20 ℃,贮藏时间为12天,每三天检测一次),利用常规理化检测方法对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双向方差分析(Two-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Two-way MANOVA)发现: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和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维生素C、糖酸比、柠檬烯含量、萜品烯以及月桂烯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可溶性固形物值和芳樟醇含量变化有影响,但它们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贮藏时间以及交互作用对总酸值有显著性影响,但贮藏温度对总酸值没有显著性影响。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柑橘进行分类时,ELM模型和SVM模型均达到了100%的分类正确率;对理化参数和挥发性成分进行预测时,ELM的回归模型明显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PLSR)的回归模型。(3)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混合果汁(温州蜜柑和甜橙混合比例为:5:0、4:1、3:2、2:3、1:4和0:5)进行检测,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混合果汁感官特性进行了描述,通过APLSR对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信号与挥发性芳香成分、感官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信号模拟人的感官分析。结果显示,在果汁的混合过程中,柠檬烯、巴伦西亚橘烯以及月桂烯的含量呈现一定变化趋势,但其它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并没有表现出规律性,说明了在混合过程中果汁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定量描述分析过程中,感官特征的变化过程与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类似;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建立的预测模型,融合后的数据集对感官特性以及14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具有较优的预测结果。(4)采用电子鼻对超高压处理后(范围0~500 MPa)的柑橘果汁(两个品种:上野和宫川)进行了检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三种特征值提取方法(稳定值、最大值以及面积值)和三种数据降维方式(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 LPP)、王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结果显示,基于LDA的样品点分布优于基于PCA的样品点分布,而LPP分类效果与LDA类似;根据ELM和SVM的分类结果可知,经降维处理的数据其分类效果普遍优于未经降维处理的数据,同时,基于LPP和LDA的结果优于基于PCA的分类结果。由于LPP是一种无监督算法,从该意义上讲,LPP比有监督LDA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5)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对混有苯甲酸和壳聚糖的柑橘果汁进行检测,通过对电子鼻和电子舌传感器信号的信息挖掘,预测果汁中添加剂的含量。结果表明,融合数据的模型比基于单独电子鼻或者电子舌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正确率。RF在建模过程中随着决策树增多,其预测正确率变大,而ELM模型在隐含层神经元个数接近样本个数时,预测效果反而变差。在添加剂含量预测的过程中,RF模型和ELM模型均明显优于主成分回归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和SVM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9;S6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梅;周媛;;电子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2 阎鹏程;郑丽敏;吴平;白福铭;任发政;田立军;;电子舌技术在原料奶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乳业;2011年12期
3 林科;;电子舌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4 于亚萍;赵辉;杨仁杰;吴海云;董桂梅;刘利华;张红艳;;伏安型电子舌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王俊,胡桂仙,于勇,周亦斌;电子鼻与电子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6 张哲;佟金;;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7 王新宇;陈全胜;;利用电子舌识别炒青绿茶的等级[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8 谈国凤;田师一;沈宗根;张根华;邓少平;;电子舌检测奶粉中抗生素残留[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邓少平;;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10 赵爱凤;于国锋;刘晓艳;李顺凯;;电子鼻、电子舌在茶叶审评中的应用[J];福建农机;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跃峰;吝涛;付静;王平;;水污染动态实时监测的便携式电子舌分析仪[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瑞新;吴子丹;李学林;;电子舌在药学领域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牛卫芬;孔浩;张四纯;张新荣;;基于催化发光的电子舌对茶叶的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师一;邓少平;;多频脉冲电子舌技术及其应用[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鹏;张岩;徐幸莲;周光宏;;应用电子舌区分不同原料鸡肉加工的产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少平;田师一;;电子舌:技术背景与研究进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邓少平;田师一;;电子舌:技术背景与研究进展[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许勇泉;刘栩;刘平;陈根生;汪芳;袁海波;尹军峰;;茶汤回甘滋味及其电子舌应用分析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韩燕;白雪;郭奇慧;胡新宇;;仿生检测技术在液态奶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下册)[C];2009年
10 鲁小利;王俊;;基于电子舌的黄酒品质等级区分[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新型电子舌可精确分辨出食物味道[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杨骏;电子舌“舌战”品酒师[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记者邓国庆;能精确分辨味道“电子舌”面世[N];科技日报;2002年
4 徐菲远;西班牙科学家发明“电子舌”可分辨葡萄酒等级[N];华夏酒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爱霞;基于差别度检验的电子舌应用方法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宋志军;电子舌阵列金属电极表面失活机制与原位复活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3 裘姗姗;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其融合技术对柑橘品质的检测[D];浙江大学;2016年
4 韦真博;伏安型电子舌的研发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哈达;电子舌在环境监测和药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田师一;电子舌多频大幅脉冲伏安法弛豫响应信号的电化学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田晓静;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羊肉品质检测[D];浙江大学;2014年
8 洪雪珍;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樱桃番茄汁品质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肖宏;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龙井茶滋味品质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印卿;电子舌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任奇锋;具有自动进样和恒温控制的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3 田晓静;基于电子舌的啤酒品质检测[D];浙江大学;2007年
4 牛海霞;农药残留多频脉冲电子舌快速检测方法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童城;伏安法电子舌对茶叶品质甄别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彩娃;伏安型电子舌在食用油检测中的应用[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王伟广;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子舌系统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9年
8 张夏宾;新型多频脉冲电子舌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慧;电子舌在食醋品质检测及食醋发酵过程监控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9年
10 葛宗年;仿生电子舌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8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26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