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双工通信 中继系统 ad hoc网络 信道估计 密钥生成 传输容量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速通信需求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传统移动通信系统往往采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或者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这两种半双工(HalfDuplex,HD)方式进行传输以避免自身信号干扰。相对于半双工传输方式,全双工通过有效抑制同一系统上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自干扰,实现了真正的同时同频传输,提升近乎一倍的频谱利用率。因此,研究全双工技术与其他关键通信技术相结合后的系统性能十分重要。本文分别研究全双工中继系统下的信道估计问题、全双工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问题和全双工ad hoc网络性能问题。论文第二章研究全双工中继系统中的信道估计问题。在本文研究的全双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中继系统中,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中。中继节点在接收源节点信号的同时转发信号至目的节点。此时,源节点通过监听中继节点的转发信息估计其预编码设计所需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论文首先提出一种无需中继节点反馈的信道估计算法。基于该算法,论文推导出估计量的偏差和Cramer-Rao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以检验算法性能。其次,针对该算法中中继节点天线数量限制的缺点,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信道估计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我们验证了两种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第三章研究全双工系统物理层安全中的密钥生成问题。在该系统中,合法用户往往采用循环器或者分离式天线降低自干扰影响。因此,他们之间的前向和反向信道并不完美互易。针对该情景下的密钥生成问题,论文提出了两种针对非对称信道的密钥生成算法。一种是基于训练序列的密钥生成算法,另一种则是基于特征值的密钥生成算法。在基于训练序列的密钥生成算法中,两合法用户通过估计相同的复合信道并量化生成安全密钥。然而采用公共训练序列估计信道信息可能造成安全信息泄露。因此,基于特征值的密钥生成算法利用信道特征值特性,在无需公共训练序列的情况下生成安全密钥,有效减少了附近合作窃听者所能破解的安全信息。通过仿真验证,相对于其他算法,所提两种算法在相同情况下均拥有更低的误密钥率(Key Error Ratio,KER)。论文第四章研究全双工ad hoc网络性能问题。不同于传统半双工节点,全双工无线设备可在同一频段同时交互信息。尽管,全双工传输模式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但是无法避免的同频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CCI)也使得全双工ad hoc网络性能分析非常复杂。基于随机几何理论,本文研究了全双工ad hoc网络中传输容量问题。为了推导该网络下的传输容量,论文首先推导出接收信干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由于同时考虑同频干扰、自干扰和信道噪声等因素,推导出的概率密度函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其次,论文给出传输容量的上界和下界。该上下界算法复杂度较原函数复杂度大大降低。然后,通过研究物理链路模型和协议链路模型中的发送包成功译码率,论文给出了最大化传输容量的最优传输策略,并在随后与半双工ad hoc网络比较中给出相应性能分析。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采用最优传输策略,无论是使用物理链路模型还是协议链路模型,全双工ad hoc网络性能始终优于半双工ad hoc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宁;李锡华;史济刚;;OFDM系统DCT/IDCT插值信道估计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2期
2 吕子兴;张文杰;郭永;;多径情况下的信道估计算法[J];电子科技;2009年11期
3 许鹏;汪晋宽;祁峰;;改进的高效MIMO-OFDM系统EM信道估计算法[J];通信学报;2011年01期
4 吴进;;一种改进的直接判决信道估计算法研究[J];电视技术;2012年01期
5 杨知行,王军,潘长勇,杨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道估计算法[J];电子学报;2002年09期
6 宋晓勤;胡爱群;李克;薛强;;用于多小区联合检测的高精度信道估计算法[J];通信学报;2008年02期
7 叶凌敏;仇洪冰;;MB-OFDM UWB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1期
8 林宏志;朱光喜;王德胜;苏钢;;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脉冲成型信道估计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焦东立;朱立东;;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算法[J];空间电子技术;2011年03期
10 韩艳春;刘红云;钟雪锋;;一种新的低复杂度信道估计算法[J];电讯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静;黄帅;;一种基于频域的MIMO-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算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观华;李有明;;DSL中低复杂度的盲串音信道估计算法[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丁旭;张韵农;李丹;;基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综述[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建明;赵春明;;智能天线中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万蒙;;基于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杨静;李洋;刘丹谱;;最大似然信道估计算法在UWB系统中的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高云;李晓松;刘文京;李绍胜;;一种改进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8 李志红;贺立红;吴建华;;宽带无线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Ⅲ)[C];2008年
9 黄帅;朱卫平;孟庆民;;单载波块传输系统中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研究[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庆武;朱卫平;;无信号扰动误差的MIMO盲信道估计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东润;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杨永立;OFDM系统非参数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许鹏;适用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刘俊琳;OFDM系统高效接收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于华楠;基于压缩传感的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郭起霖;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赵俊义;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于天航;非正交调制信号检测与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凯;基于门限处理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汪亚;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黄友丹;高移动环境下LTE上行信道估计仿真及DSP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朱斌;高移动场景下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仿真与DSP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武鹏;分数傅里叶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胡倩;基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钰佳;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李辉;基于向量空间投影的多用户MIMO-CDMA系统半盲信道估计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国英;OFDM系统中基于FFT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张本斌;基于NGB-W的同步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5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0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