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光和液晶调制的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成像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6:31

  本文关键词:基于声光和液晶调制的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成像系统研究 出处:《中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光谱全偏振成像 高精度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 邻估计-递归校正算法 入射角校正 温漂校正 光学系统设计 原理样机


【摘要】: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技术是将一维高光谱、一维全偏振和二维图像探测技术集一体的新型四维信号获取技术,在太空探测、地物遥感、医疗卫生、环境科学、化学分析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论文采用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AOTF)为分光元件、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为偏振调制元件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测量技术。研究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各类因素及其修正方法,尤其是AOTF衍射展宽导致衍射方向成像模糊、入射角不同导致光谱分布不一致及偏振测量不准、光谱温漂和光学系统色差导致的失焦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现阶段追求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测量必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高精度测量的关键所在。论文基于声光和液晶调制的新型高光谱全偏振成像原理,对影响整个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修正策略,设计完成了可见和近红外两套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成像系统。首先,研究了基于AOTF和双LCVRs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原理。详细推导高光谱全偏振成像原理,实现Stokes参量S=[I,Q,U,V]T中全部4个参数的测量,并针对液晶相位延迟偏差对最终的偏振测量误差进行理论和仿真研究;搭建了光谱全偏振探测原理验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影响系统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测量精度的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原因提出解决策略。研究了AOTF光谱成像中普遍存在的衍射方向较非衍射方向成像模糊的原因,理论推导获得由于超声衍射矢量方向的展宽导致AOTF衍射展宽及旁瓣的根本原因,提出采用邻域估计-递归校正算法抑制AOTF衍射展宽及旁瓣对成像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经校正后的成像中衍射方向与非衍射方向清晰度相当;研究了入射角对光谱偏振成像系统中同一幅图光谱分布不一致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获得入射角与面阵探测器像元处波长对应关系,通过非线性拟合对其进行光谱修正,修正后的相对误差比修正前降低一个数量级;分析了入射角对液晶相位延迟的影响及对应关系,进而获得入射角对偏振测量的影响及偏振修正方法;研究了AOTF光谱温漂问题,通过不同温度的大量实验,结合非线性拟合算法获得AOTF衍射波长与超声频率及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该关系修正温漂光谱,采用频率修正方法修正超声驱动频率与温度的系数平均为9.5kHz/℃。再次,设计适用于系统的宽光谱消色差光学系统。为解决同一幅图光谱分布不一致及修正LCVR入射角不同导致的相位延迟不同,设计了改进型的一次成像光学系统,前置压缩视场光学系统将被测目标视场压缩到AOTF允许的±3o视场内,面阵探测器放置在后置成像镜头的焦点处,通过Zemax仿真优化设计整体光学系统,使其实现宽波段消色差的目的,达到无需调焦就可实现不同波长下清晰成像,并通过实验验验证其消色差和成像质量。最后,设计加工完成基于AOTF和双LCVRs的可见和近红外两套高光谱全偏振成像系统。针对可见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各元件的特点,设计各自的原理样机,样机可实现可见波段110个光谱通道和近红外波段70个光谱通道数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探测。并通过偏振片加波片的方式进行光谱全偏振成像验证实验;结合天空偏振特性,采用样机进行外场测试,验证样机的实用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1.41;O43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中海;何彬彬;;基于权重光谱角制图的高光谱矿物填图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8期

2 王润生;甘甫平;闫柏琨;杨苏明;王青华;;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与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1期

3 裴承凯;傅锦;;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岩矿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年01期

4 张良培,郑兰芬,童庆禧;利用高光谱对生物变量进行估计[J];遥感学报;1997年02期

5 张东;张鹰;李欢;陈晔;;基于组分反演的高光谱潮间带表层沉积物自动分类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3期

6 韩飞;程朋根;吴剑;肖根如;;高光谱土地退化指数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胡先莉;王璐;柳炳利;;基于快速定点学习算法的高光谱遥感信息提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年06期

8 董晶晶;牛铮;;高光谱反演叶片叶绿素及全氮含量[J];遥感信息;2008年05期

9 潘邦龙;王先华;朱进;易维宁;;湖泊水体叶绿素偏振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6期

10 段洪涛;张柏;宋开山;王宗明;胥彦玲;;长春市南湖叶绿素a浓度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霖;潘泉;赵永强;邸韦华;;一类高光谱图象小目标统计检测算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田宏伟;赵慧洁;;基于高阶统计的高光谱目标检测的研究[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兵;郑兰芬;童庆禧;;光谱复原基础上的高光谱高空间遥感数据融合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胡盛雯;殷德奎;;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干涉信号的获取电路设计[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5 杨超宇;杨顶田;杨跃忠;卢桂新;赵俊;孙兆华;;光学浅水中海草底质的高光谱提取[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6 汪大明;侯芳;李志忠;党福星;杨日红;肖政浩;;星载高光谱载荷参数分析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7 谭炳香;李增元;陈尔学;庞勇;;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数据森林类型识别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谭炳香;李增元;庞勇;曹斌;;多角度高光谱CHRIS数据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9 王建宇;舒嵘;徐卫明;马艳华;何志平;吕刚;陈育伟;张冰娜;;机载高空间分辨力、高光谱分辨力多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鑫;黄敏;朱启兵;;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苹果内部品质预测[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凡;“高光谱小卫星载荷关键技术研究”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于德福;擦亮找矿“天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记者 金小平;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精度和深度[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王建宇;积二十年探索创新之力 理论成果终成实用技术[N];文汇报;2006年

5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通讯员 邱学雷 刘昊元 策划统筹 江华 黄慧莹;高分系列卫星 擦亮中国“天眼”[N];南方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学谦;甚高光谱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张瑞;基于声光和液晶调制的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成像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3 李占峰;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在轨定标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邢前国;珠江口水质高光谱反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颖;高光谱图象目标识别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赵宏磊;面向分类的多/高光谱与SAR图象协同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褚武道;基于PLS方法的铁观音茶树叶片营养成分含量高光谱估算[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何理;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及产量、相关品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马晓鑫;光纤式高光谱剖面测量系统[D];厦门大学;2006年

6 邓美容;几种典型造岩矿物偏振高光谱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隋学艳;棉花主要栽培生理指标的近地高光谱监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8 潘星哲;基于不同施氮量水平下水稻高光谱特征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吴斐;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耕地估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8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08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