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空间耦合LDPC(SC-LDPC)码 密度进化 速率兼容 置信传播(BP)
【摘要】:1948年,Shannon利用典型序列概念证明了逼近信道容量限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是存在的,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构造方法。近几年,编码理论的研究从设计低复杂度且性能上接近Shannon限的信道编译码方案逐渐转移到了如何设计理论上证明可达Shannon限的码。作为一类性能上接近Shannon限且实现复杂度低的信道编码技术,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目前在各种不同通信场景下的设计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是,如何从理论上证明LDPC码的优异性能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作为LDPC码的一个重要分支—空间耦合LDPC(Spatially Coupled LDPC, SC-LDPC)码因“阈值饱和”特性成为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证明,SC-LDPC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阈值可以达到分组LDPC码的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 MAP)阂值,且随着节点度的增大,MAP阈值可以达到Shannon限,因此,空间耦合理论开辟了一条新的设计可达Shannon容量限的码的途径。但目前SC-LDPC码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将针对LDPC码和SC-LDPC码的应用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针对单条耦合链构造的SC-LDPC码速率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连接多条不同码率的耦合链来构造具有更大速率范围的SC-LDPC码的方法,通过调整每条链的耦合长度和度分布可以达到不同的码率,这种构造方法不添加额外的节点和边,不改变每条链的度分布。阈值结果表明,在二元删除信道(Binary Erasure Channel, BEC)下,所构造的SC-LDPC码集的BP阈值非常接近Shannon容量限,而且优于相同码率的单条耦合链构造的SC-LDPC码集。其次,基于SC-LDPC码自身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更易实现的速率兼容SC-LDPC码的设计方案。采用部分重复的扩展方法构造低于母码码率的码,采用随机删余的方法构造高于母码码率的码。所提出的速率兼容方案不需要针对每一个码率设计删余矩阵和扩展矩阵,仅需要通过调整选择比例,重复次数和删余比例三个参数就可以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速率兼容SC-LDPC码在BEC和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信道下的阈值都非常接近Shannon限,其中所设计的低码率SC-LDPC码的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方案所构造的速率兼容SC-LDPC码。然后,利用空间耦合码的阈值饱和特性,设计了一种具有广义空间耦合结构的掩模矩阵,从原模图角度来看,其结构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子图通过一种广义耦合方式连接起来得到。阈值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耦合掩摸矩阵构造的QC-LDPC码集与随机掩摸矩阵构造的QC-LDPC码集的BP阈值几乎相等,但是前者构造的码集的收敛速度要快于后者。性能仿真结果显示,耦合掩摸矩阵所构造的QC-LDPC码具有更优的误码性能。最后,针对三节点译码转发中继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近似的双层延长LDPC码优化算法,能够同时优化上下层变量节点度分布,仿真结果显示,搜索到的双层延长LDPC码集的译码阈值距离理论限的间隔更小,AWGN信道下的误码性能更优;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双层延长LDPC码的设计不考虑中继节点产生的额外校验比特会带来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扩展双层延长LDPC码的度分布联合优化设计方法,以更低的复杂度搜索出更好的逼近容量限的LDPC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亮;浅议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码率压缩[J];现代电视技术;1998年02期
2 李新华;浅议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码率压缩[J];山西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3 马社祥;刘铁根;刘贵忠;;图像的空间可分级压缩编码及其码率分配[J];光电子·激光;2005年12期
4 封颖;李云松;吴成柯;宋锐;;分布式视频解码器端的码率估计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06期
5 游莹;;多边类型LDPC码删余方案的设计[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5期
6 柴涛;;打造更完美的歌美X690HD[J];电脑爱好者;2009年21期
7 林志勇;叶桦;孙晓洁;仰燕兰;;3G视频传输中码率自适应调整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8 杨亚东;吴成柯;肖嵩;;码率约束抗丢包伸缩码流保护的码率分配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9 韩振雷;;数字分量视频的取样结构及其码率计算[J];中国有线电视;2006年24期
10 林关成;;浅议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码率压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子磊;奚宏生;许书彬;;基于码流自适应分段的离线码率平滑[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施文灿;;移动流媒体动态码率适配机制研究[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博;章坚武;包建荣;许晓荣;;多码率并行LDPC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阎英;张文俊;刘伯红;;DVB-S2系统中LDPC变码率编码硬件实现[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丁雨廷;刘顺兰;胡方宁;;基于原模图的多码率LDPC码编码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友亮;刘志军;马成海;赵艳艳;张凤;;基于FPGA的DVB-C2中多码率LDPC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广西 黄毓勇;再谈符码率与接收[N];电子报;2006年
2 霍光;RMVB打发漫长旅途[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成都 陈宏城;电影工艺编码器CCE SP3的使用和技巧(6)[N];电子报;2011年
4 江苏 沈永明;也谈《皇视2080A为何能看障碍节目》[N];电子报;2005年
5 ;低价MP3机精挑细选[N];电脑报;2003年
6 ;带着影院走四方[N];电脑报;2004年
7 湖南 邓劭武;留住世界杯精彩瞬间[N];电脑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杨亚东;图像传输抗差错保护及其码率分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州辉;IEEE 802.1lac码率兼容LDPC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杨蕾;异构蜂窝网络环境下的码率兼容LDPC编码干扰管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韦万宝;一种可伸缩码率的流媒体文件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白博;衰落信道上无码率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谷沉沉;基于率失真优化的可伸缩视频编码码率分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兰兵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与编码码率调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江;物理层无码率码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沈进旗;码率兼容LDPC码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平亮;基于IP的TS流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殷雄;高性能且码率自由QC-LDPC码的设计和硬件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9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0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