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基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其光电器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20:24

  本文关键词:NiO基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其光电器件的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NiO:Li NiMgO:Li 射频磁控溅射 异质结 电致发光


【摘要】:NiO稳定的晶体结构为NaCl立方结构,属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典型的3d电子结构。室温下完全符合化学计量比的NiO具有绝缘特性,但是通常情况很难获得纯化学计量比的NiO,由于本征受主缺陷的存在,使其呈现p型导电特性。NiO是一种宽带隙材料,在室温下其带隙宽度为3.6~4.0 eV,因此具有优良的可见光透过性和紫外响应特性。Li掺杂能够提高NiO材料的空穴浓度,增强其p型导电特性;Mg掺杂可以增加NiO材料的禁带宽度,提高其光学透过率。NiO材料因其特有的磁学、气敏、电阻开关和电致变色等优良特性,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基于其宽禁带p型透明导电特性,NiO材料常作为透明电极、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等被应用在光电器件的研究中,如紫外发光器件、紫外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等。ZnO是一种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比较大的禁带宽度和激子束缚能(室温下分别为3.37 eV和60 meV),被广泛应用在短波长发光器件中。基于射频磁控溅射技术,本论文主要围绕NiO:Li薄膜,NiMgO:Li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和NiO:Li(NiMgO:Li)/ZnO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使用纯度为99.9%的Li掺杂NiO靶材(Li2O:NiO=1.04:98.96 wt%),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NiO:Li薄膜材料。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的生长参数(衬底温度,溅射功率和氧气流量比)对NiO:Li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的影响,逐步优化薄膜的生长条件,以提高NiO:Li薄膜的质量。基于变衬底温度、变溅射功率和变氧气流量比的系列实验,平衡NiO:Li薄膜的各个性能,选取合适的溅射条件制备了一批样品。然后进行了NiO:Li薄膜的退火实验,首先分别在氮气和氧气氛围下对薄膜进行退火,发现在氮气中退火后NiO:Li薄膜中的空穴浓度明显降低,所以又研究了氧气氛围中不同退火温度对NiO:Li薄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气中、500℃下对NiO:Li薄膜进行退火处理,能够提高其晶体质量和光学透过率,同时确保薄膜具有较高的空穴浓度,可以达到1018 cm-3。实验中通过将NiO:Li和MgO材料相结合,使用高纯MgO靶材制备了NiMgO:Li薄膜。研究表明随着制备过程中MgO沉积量的增加,NiMgO:Li薄膜的带隙不断展宽,光学透过率不断提高,并且高透过率的范围逐渐向紫外方向延伸,紫外吸收特性也逐渐增强。但是与NiO:Li相比,由于MgO的引入使空穴浓度大幅度下降,降低到1016 cm-3,NiMgO:Li薄膜的p型导电特性变差,经过氧气中的退火处理,薄膜的空穴浓度能够增加到1017 cm-3,光学特性也继续得到改善,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以上,并且薄膜中的相分离基本消失。在ITO衬底上制备了p-NiO:Li/n-ZnO异质结器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由于NiO:Li层直接包覆在ZnO纳米墙网络上,而且没有完全弥合纳米墙之间的空隙孔洞,在电致发光测试产生了光淬灭和漏电现象,因此器件的光电性能比较差。随后制备了p-NiMgO:Li/MgO/n-ZnO异质结器件,MgO绝缘层的引入,既避免了漏电和光淬灭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起到了能带调节的作用,另外NiMgO:Li的透过率相对比较高,这些都使器件的光电性能得到了提高,在400nm附近实现了随机激光辐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484;TN3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1期

2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4期

3 ;薄膜光学 其他[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5期

4 黄云;黄水花;杨开勇;曲天良;吴素勇;;“薄膜光学”课程建设探索[J];电子世界;2012年23期

5 陈淑芬;李雪;;《薄膜光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3年25期

6 李滋兰;;介绍一本国外薄膜光学新教材[J];教材通讯;1990年05期

7 江月松,李翠玲,卢维强;一种简易的薄膜光学特性测量装置[J];光学技术;2002年01期

8 ;薄膜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2期

9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5期

10 ;薄膜光学 其他[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孜;肖琦;姚德武;;薄膜光学监控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为权;;双轴晶体薄膜光学隧道效应[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胡小锋;薛亦渝;郭爱云;;离子辅助蒸发TixOy制备氧化钛薄膜及特性[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贺权;沈辉;巴德纯;汪保卫;闻立时;;温度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O2薄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凯;崔明启;郑雷;赵屹东;;遗传算法在软X射线薄膜反射率多参数拟合中的应用[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彭晓峰;宋力昕;乐军;胡行方;;硅碳氮薄膜的纳米硬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海芳;杜丕一;翁文剑;韩高荣;;Fe~(3+)离子敏感Ge-Sb-Se-Fe(Ni)系薄膜的掺杂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魏启珂;肖波;叶龙强;江波;;Sol-Gel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功能性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蕾;Si基纳米薄膜光伏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光电特性[D];河北大学;2014年

2 李万俊;N-X共掺ZnO薄膜p型导电的形成机制与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勇;ZnO薄膜光电性能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贺利军;电子束蒸发倾斜沉积氧化铝薄膜结构与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喜桂;硒化铅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玉杰;Sn掺杂In_2O_3和In_2O_3薄膜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王朝勇;减反射和自清洁功能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郑州大学;2016年

8 王艺程;GHz波段软磁薄膜的性能调控及器件集成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顾志清;氮化铪和氮化铪钽薄膜的结构辨认与光电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彭释;大气压DBD等离子体沉积SiO_xC_yH_z结构薄膜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伟超;α-NbZnSn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新巧;LPCVD技术沉积的ZnO薄膜及其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熊玉宝;超亲水TiO_2透明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柳林杰;Al、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ZnO第一性原理计算[D];燕山大学;2015年

5 崔丽;低温溶剂热法制备ZnO薄膜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魏颖娜;基于非水解sol-gel法的还原氮化技术制备TiN薄膜[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张帆;温度相关的二氧化钛及锆钛酸铅薄膜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清清;能量过滤磁控溅射技术IT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9 冀亚欣;In_2S_3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倩;Cu-Zn-Sn硫族化物薄膜吸收层的共溅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3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13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