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姿态测量中的点云获取与配准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合作姿态测量中的点云获取与配准方法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立体视觉 立体匹配 点云配准 非合作目标 姿态测量/估计
【摘要】: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基于空间机器人的在轨技术服务需求日益迫切。理想的在轨技术服务希望基于空间机器人的自主操作完成任务,自主操作的前提是实现对目标飞行器的相对姿态测量。面向合作目标的相对姿态测量技术仅适用于预定飞行器,不能满足自主操作从任意方向感知非预定目标姿态的需求。因此,面向非合作目标的相对姿态测量逐渐成为各国航天机构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空间中已知几何外形的飞行器近距离自主操作需求,研究非合作姿态测量中基于双目相机的目标点云获取和点云配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非合作目标相对姿态测量的应用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双目相机的三维点云获取,其核心为立体匹配。针对立体匹配的研究挑战并结合飞行器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提出基于窗口的三维匹配代价聚合算法。该算法为每个像素构建自适应窗口,进而使用顺序进行的水平和竖直方向扫描线优化技术聚合窗口内像素的匹配代价。自适应窗口将像素限制在单个物体表面,扫描线优化则允许像素视差连续变化。因此,窗口的视差聚合等价于在视差空间图像中任意形状的三维曲面进行,突破了当前立体匹配的瓶颈,给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在Middlebury大学标准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相比当前主流的立体匹配算法,本文算法在保持计算复杂度相对变化较小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在倾斜平面的视差精度,并保持了局部算法在视差不连续位置的良好性能,有效提高了三维点云的计算精度。其次,研究基于连续距离场的点云配准。当前点云配准中构建连续距离场的距离标准为欧式距离的一阶近似,隐形假设拟合模型的梯度值在整个路径上恒定,极易导致配准过程陷入局部最优。本文将近似欧式距离微分化,并选择梯度作为路径密度来加权微分化的距离,最后经过积分得出无近似的“等效距离”标准。本文进一步基于“等效距离”构建包含配准参数的能量函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建立基于等效距离的点云配准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已知目标几何外形时,采用等效距离的点云配准算法相比经典的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在保持配准精度的同时,计算效率和收敛概率大幅提高;相比基于近似欧式距离的点云配准算法,则有效改善了全局收敛性,进而提高了收敛精度。最后,基于上述两种算法完成非合作姿态测量的应用研究,其核心是分析视差对姿态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影响。本文基于点云获取和配准算法完成对1U尺寸的Cubesat卫星模型的非合作姿态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立体匹配的视差精度对姿态测量结果误差的影响,证明了本文研究对提高测量姿态精度的意义。同时,本文推导由视差波动引起的姿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随机仿真的方法,分析立体匹配的视差波动对姿态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验证了基于点云的姿态测量方法的鲁棒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relative attitude measurement for non - cooperative target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echniques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41;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晗;张景瑞;翟光;张尧;;GEO非合作目标超近距相对位姿视觉测量[J];宇航学报;2015年06期
2 徐正平;沈宏海;许永森;;直接测距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发展现状[J];中国光学;2015年01期
3 于晓婷;郁丰;吴佳鹏;;基于立体视觉的非合作航天器超近距离相对导航[J];兵工自动化;2014年04期
4 梁斌;杜晓东;李成;徐文福;;空间机器人非合作航天器在轨服务研究进展[J];机器人;2012年02期
5 赵春晖;高文文;刘鲁;龚德铸;郭绍刚;卢欣;;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CCD光学成像敏感器[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6 郭裕兰;鲁敏;谭志国;万建伟;左超;;一种新的激光雷达目标姿态估计算法[J];中国激光;2011年04期
7 周军;白博;于晓洲;;一种非合作目标相对位置和姿态确定方法[J];宇航学报;2011年03期
8 张劲锋;孙承启;蔡伟;;基于单目视觉的航天器间相对位姿测量算法[J];光学技术;2010年02期
9 徐文福;梁斌;李成;刘宇;;空间机器人捕获非合作目标的测量与规划方法[J];机器人;2010年01期
10 张劲锋;孙承启;蔡伟;;基于单目视觉的非合作航天器相对位置和姿态测量算法[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连军;基于目标特征的单目视觉位置姿态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彩秀;非合作航天器位姿在轨测量方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蔡晗;基于双目视觉的非合作目标相对测量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庞欢;基于空间非合作目标微双目视觉导航敏感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夏庆;非合作相对位姿测量跟踪研究及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王志超;非合作航天器视觉位姿测量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甄育坤;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光学敏感器图像采集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于永谦;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光学敏感器参数校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魏许;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近距离相对位姿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余江华;非合作航天器相对位姿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李文跃;基于视觉的近距离非合作空天目标的相对位姿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6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