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无多余力矩 反步控制 平坦控制 测量噪声抑制 多摩擦副加载机构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空气动力电液负载模拟器主要用来模拟导弹、战机等飞行器舵机系统在实际飞行中所受的空气动力载荷谱,以期在实验室环境下再现舵机系统的真实工况。随着对导弹、战机等重要国防武器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动力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急需进一步的提高。传统负载模拟器由于直接与被测舵机系统刚性连接,被测舵机系统的主运动对负载模拟器将造成强烈的且无法被彻底消除的干扰作用,即所谓的多余力矩。多余力矩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传统负载模拟器加载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彻底消除多余力矩,从而全面提高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摩擦的高频高精度电液伺服力矩加载方法,同时提出一种用于提高该方法加载幅值的多摩擦副加载机构。基于该方法研制了一台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样机。为了研究该加载方法的有效性,解决该方法的关键问题,从而为高性能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首先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加载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了所研制的负载模拟器样机的控制数学模型,研究了样机的基本控制性能。在PID+前馈控制器控制下实验研究了样机的加载性能,验证了该加载方法无多余力矩。同时实验研究了摩擦盘摩擦系数对加载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摩擦系数不确定性对系统加载性能有较大影响,需要被补偿。为了获得更高的加载性能,考虑了样机系统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等因素,设计了线性鲁棒H?控制器,在其控制下进行了力矩加载仿真及实验研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同时表明更高性能的控制器能够提高该负载模拟器的控制性能。虽然所提出的加载方法无多余力矩,但是作为一种电液伺服系统,所设计的样机具有强烈的非线性。为了获得高精度的高频控制性能,需要考虑样机系统的伺服阀动态,而阀芯位移及速度无法由传感器直接测量,此外样机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参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样机的控制性能,考虑被控系统的非线性、伺服阀动态即不可测状态及不确定参数等因素,设计了一个基于自适应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自适应反步-平坦控制器。所设计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用于在线实时观测具有不确定参数的被控系统的不可测状态变量,基于该观测器设计了自适应反步-平坦控制器。通过仿真及实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际的控制系统尤其是非线性系统,其反馈状态变量都是由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因此一般的反馈状态变量都含有测量噪声。而现有文献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往往含有大量的反馈状态变量微分及高阶微分,这在实际应用时将会放大被控系统的测量噪声。放大的测量噪声将严重影响被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对于所研究的负载模拟器,尤其是低频大幅值负载模拟器,为了抑制测量噪声放大,补偿参数不确定性,从而获得高精度的加载性能,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间接自适应平坦控制器。其中具有低通滤波器的间接参数辨识律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测量噪声对参数辨识的干扰,基于该辨识律,设计了不含反馈状态变量微分的非线性平坦控制器,从而避免测量噪声放大。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了在紧凑结构下利用现有摩擦材料大幅度提高所研制的负载模拟器的加载幅值,基于所提出的多摩擦副加载机构,设计并研制了该机构样机。结合实际加载工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验证了该机构满足动态加载要求,同时仿真研究了该机构动态热-力耦合行为,分析了摩擦热的产生特征及其对该机构力-摩擦力矩转换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实际加载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该机构,将原有的负载模拟器样机改造成一个具有多摩擦副的负载模拟器。基于所改造的负载模拟器,进行了力矩加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多摩擦副加载机构的有效性,同时表明所改造的负载模拟器的力矩加载性能优于传统电液负载模拟器的性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V216.8;TJ760.6;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祖炎;郭小农;李元齐;;10000kN大型多功能结构试验机系统加载性能检验试验和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2 赵均;马家幸;贾鹏;杜修力;;混凝土核心筒反复加载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3 孙飞飞;谢黎明;崔嵬;李国强;陈素文;王彦博;;Q460高强钢单调与反复加载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1期
4 杨钿国;;快速处理电液的试验[J];干电池;1980年01期
5 张宏图,李长鸣,李国栋,黄长山;化学法快速净化电液的研究[J];电池;1989年01期
6 王武,傅文昆;电液加热循环的快速净化[J];电池;1990年01期
7 程飞月,李兰;电液集成元件及其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0年04期
8 赵永胜,王玉坤;谈电液锤技术的应用[J];设备管理&维修;2000年07期
9 汤岩永,都元明;电瓶加液自控机[J];汽车电器;1978年02期
10 许佩新;李耿炎;许爱群;;生物电测量用的新型电极导电液的研究[J];医疗器械;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均;马家幸;贾鹏;杜修力;;混凝土核心筒反复加载性能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阁强;韩建海;张彪;袁锐波;赵克定;;正开口阀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3 王益群;王燕山;;电液力控制研究的进展[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4 任燕;阮健;贾文昂;;新型电液振动台振动参数的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燕山;刘恩朋;王益群;姜万录;;基于小波理论的电液伺服转台动态模型识别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蔡盈;管前新;聂勇;;钢电解阳极捞板的电液自动控制[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9 阮晓芳;孔晓武;;电液系统仿真中管道模型的选取[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施光林;钟廷修;史维祥;李天石;;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的三类标准化模型[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顾定槐;阀门控制用电液式泵站面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北京异辉机电有限公司;应用电液锤技术改造蒸——空锤[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大可;摩擦加载式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徐U哤,
本文编号:1546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54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