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介层散射的两步移相宽场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三维显微成像技术 两步移相宽场结构光照明 中介层散射 曲面光学元件表面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曲面光学元件涉及微结构曲面光学元件和连续曲面光学元件等。该类光学元件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通过传统光学手段对该类光学元件面形进行成像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共焦扫描测量、干涉测量等光学系统中,由待测曲面光学元件表面反射的成像光因发生镜面反射而偏离成像系统光轴,导致成像失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测量难题,需先在光学成像原理上有所突破。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以曲面光学元件表面的三维显微成像需求为背景,开展基于中介层散射的两步移相宽场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旨在为曲面光学元件表面的快速、宽场三维成像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揭示曲面光学元件表面无法被传统光学系统有效成像的根本原因,建立了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成像系统对曲面光学元件样品成像时的有效光瞳模型,推导了其对应的光学传递函数表达式。研究了在各种表面局部倾角和物镜数值孔径条件下的截止频率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几种典型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该研究工作解决了曲面光学元件在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系统中成像能力的理论评价问题,为基于中介层散射的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成像方法(FSSIWM)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传统光学成像时曲面光学元件表面样品出现的成像分辨率降低、信噪比降低和形状失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介层散射的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成像方法对沉积荧光中介层(均匀且易去除)的曲面光学元件表面成像,使样品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转换成散射,从而使成像光能够充满物镜孔径,照明光瞳和成像光瞳完全重合,并能使元件不同倾角区域的成像分辨率统一。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光学方法因镜面反射导致的成像信号损失和成像失真问题,可实现曲面光学元件表面三维形状的快速宽场三维成像。(3)针对传统三步移相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三步法中空域解算时结构光条纹的相位与理论不严格匹配时,准焦图像易出现带状伪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两步移相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方法(两步法)。两步法通过傅里叶域基频滤波处理每层结构对应的两步移相图之差,解算出被余弦调制的准焦结构对应的强度信息。与传统三步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避免了空域解算出现的带状伪信息问题;移相步数从3减少到2,对荧光中介层的照明时间减少了1/3,并可降低光漂白几率;使系统采集结构光图像数据所需的时间减少了1/3。另外,两步法可在不改变原有光学系统结构的情况下以模块的形式嵌入到传统三步法所用的成像系统中。(4)基于上述分析和所提出的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宽场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系统。在搭建的实验系统上测试了微柱面镜元件,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中介层散射的宽场结构光照明三维显微成像方法和两步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三维成像结果可避免三步法中的带状伪信息,物镜数值孔径为0.25时,微柱面镜表面可成像倾角48.94°,是等数值孔径传统光学成像时理论极限的3.38倍。基于中介层散射的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方法可实现曲面光学元件表面成像,且两步法条纹解算效果优于三步法。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 - dimensional microscopic imaging method of wide - field structured light illumination based on the surface of optical element . ( 4 )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 the micro - cylindrical mirror element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 The micro - cylindrical mirror element is tested o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 dimensional microscopic imaging method and the two - step method of the wide - field structured light illumination based on the scattering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can avoid the strip - shaped pseudo - information in the three - step method . The surface of the micro - cylindrical mirror can be imaged at a angle of 48.94 掳 when the numerical aperture of the objective lens is 0.25 . The surface imaging of the curved optical element can be realized by the method of apparent micro - imaging of the structure illumination based on the scattering of the medium layer . The two - step method has better effect than the three - step method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志列,梁瑞生,朱小松;相干检测偏振共焦扫描显微成像技术[J];应用激光;2000年03期
2 袁宇辰;刘静;;手机无线显微成像技术[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年02期
3 郑伟波;电子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空间应用[J];红外;2003年04期
4 谭佐军;谢静;卢军;王贤峰;陈建军;;自适应光学高分辨率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9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泳波;唐志列;;高分辨率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光损伤检测中的应用[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袁菁;;基于光纤束的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荆利青;尹君;刘伟;刘星;侯国辉;牛憨笨;;时间分辨CARS显微成像技术中探测灵敏度的理论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宝升;刘诚;高淑梅;;在PIE(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nine)技术中零级光饱和情况下的物光再现[A];豫赣黑苏鲁五省光学(激光)学会联合学术2012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子轩;表面等离子共振显微成像技术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5年
2 王红婷;基于中介层散射的两步移相宽场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同欣;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肠癌及乳腺癌边界的识别[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邱骏鹏;多色多区域多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3 杨乐;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牛奶及生化样品中抗生素含量检测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何辉;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对环孢素A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7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54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