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耦合氧化物神经形态晶体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7:27

  本文选题:双电层调控 + 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 ; 参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具有~1011个神经元和~1015个突触高度互联的、大规模并行、结构可变的复杂网络。这种结构使得它比任何数字计算机具有更强健、更可塑和更容错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在神经网络中,神经元被认为是大脑的计算引擎,它并行地接受来自与树突相连的数以千计的突触的输入信号。突触塑性即是通过特定模式的突触活动产生突触权重变化的生物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大脑学习和记忆的源头。因此模拟重要突触塑性及计算功能,是实现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步骤。最近,突触电子学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它是一门旨在利用单一电子器件实现神经突触的塑性和计算能力的科学。起初,两端器件诸如忆阻器、相变存储器以及原子开关等被提出来作为构建神经形态系统的基本单元。最近,三端神经形态器件包括离子/电子杂化晶体管、铁电晶体管等,也被提出来用于在单个器件层面上实现神经塑性和计算行为。已报道的三端器件在神经形态电路中不仅仅充当权重可调的连接,还可以实现信号处理与计算功能,充当突触的滤波器、整合器等等。离子耦合的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实质上是一种离子/电子杂化晶体管。该器件可以通过离子/电子双电层静电耦合以及电化学反应来分别实现短时和长时沟道导电特性调控。鉴于此,本文深入了研究基于离子耦合的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的重要的突触塑性行为模拟和神经形态计算方面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和电学性能研究。本工作成功制备了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甲基纤维素、氧化石墨烯电解质薄膜。这三类电解质均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其中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的最大漏电流仅为0.6 nA。它们也都是良好的离子导电薄膜,其中甲基纤维素的质子导电率高达4.2×10-4 S/cm。这些特性表明,这三类电解质薄膜都是形成双电层的理想平台。我们在这三类薄膜中都观测到了1mF/cm2的巨大的双电层电容,其中氧化石墨烯的双电层电容高达18mF/cm2。(2)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我们利用(1)中电解质薄膜作为栅极材料制备了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这三种晶体管均展现出良好的晶体管性能,饱和场效应迁移率均大于20 cm2V-1s-1。其中以纳米颗粒二氧化硅为栅介质的晶体管开关比高达2×107,亚阈值斜率低于114 mV/decade。该晶体管制备工艺与现有的CMOS工艺兼容,是制作神经形态电路/芯片的比较理想的器件。甲基纤维素、氧化石墨烯为栅介质的晶体管具有良好的晶体管性能,同时这类晶体管也可以制备于柔性衬底上从而具有良好的柔性。氧化石墨烯为栅介质的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在多达上千次的弯折测试后仍没有出现性能上的衰退。因此该类晶体管将十分适合于制备大规模柔性神经形态电子线路。(3)成功实现了突触的短时程行为的模拟。这些短时程塑性包括:后突触兴奋电流(EPSC)、双脉冲易化(PPF)、时空相关动态逻辑以及短时记忆(STM)行为。同时,基于双电层静电调控和离子弛豫方程,我们构建了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进行短时程塑性行为的理论模型,此模型于实验结果吻合地很好。该理论模型不局限于以上三类双电层晶体管,这将为采用离子耦合型双电层晶体管进行短时程塑性行为模拟提供理论指导。(4)成功实现了突触的长时程行为的模拟。我们在实验中观测到大的栅压(|V|≥4.0)下电解质中的质子与半导体沟道发生电化学掺杂/脱掺杂现象。通过XPS测试表明,电化学掺杂过程增加了IZO中氧空位浓度从而长久地增加了IZO的电导;相反地,电化学脱掺杂过程长时程地降低了IZO的电导。我们利用这个特性成功模拟了一些长时程塑性,包括依赖尖峰时序塑性(STDP)、长时程记忆(LTM)以及经典条件反射行为。(5)成功实现了树突整合相关功能。研究表明巨大的双电层电容只形成于电解质和沟道的界面,栅压几乎全部施加在这个纳米尺度的电容上,而电解质内部几乎没有电势降。因此,多个栅极输入可以并行耦合到一个沟道。利用这一原理,我们把多个栅极当作树突输入,观测到了与神经科学实验相类似的非线性树突整合功能。并通过增加一个调控端,我们还实现了神经运算行为。(6)成功实现了视觉处理功能。类比于视觉神经网络结构,我们构建了基于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的人造视觉系统。该视觉系统对0°方位的边缘响应敏感,从而实现了半高宽仅为44.5°的方向调节的模拟。另外,我们利用具有20×20个光探测器和多栅极的突触晶体管的人造视觉系统实现了LGMD神经元躲避障碍功能行为的模拟。
[Abstract]:in that neural network , neuron are thought to be the brain ' s computational engine . ( 3 ) The simulation of short - range behavior of the presynaptic has been successfully realized . These short - term plasticity includes : ( EPSC ) , dual - pulse susceptibility ( PPF ) , time - space - related dynamic logic and short - term memory ( STM ) behavior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德明;;固体双电层功能元件[J];电子技术;1985年09期

2 程广禄;;玻璃电极响应机理的研究——双电层双电容理论[J];化学传感器;1990年02期

3 刘仲娥,白亮,李栋,孙石光,罗天柱,桂娟;阴极界面的双电层对液体钽电容器电性能影响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1年06期

4 许维源;;脉冲电镀及其应用(续)[J];电子工艺技术;1985年09期

5 王家峻;林晓辉;杨决宽;陈云飞;;双电层对纳米流体润滑与摩擦影响的MD模拟[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6 ;超低压双电层晶体管研究获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莫剑雄;;电容吸附去离子技术的理论探讨——孔道双电层模型理论[A];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周明;王正武;徐祖民;;泛函数法研究平行平板双电层间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郑勇;吕会超;许浒;田大勇;牛永生;侯绍刚;;离子液体中电沉积过程的双电层结构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4 刘仲娥;白亮;李栋;贾延庆;孙石光;罗天柱;桂娟;;阴极界面的双电层对液体钽电容器电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正武;;泛函数法解无限长柱状胶束的双电层方程[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正武;李干佐;;泛函数法研究球状胶束的双电层厚度[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寇丽丽;熊继军;张文栋;;微型胶体推进器喷头副反应分析与减弱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明;王正武;徐祖民;;泛函数法研究食品乳状液的稳定性[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教授 焦晓宁;双电层起电非织造抗静电剂在国内初露端倪[N];中国纺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洋;电吸附技术用于工业废水脱盐的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2 赵古田;固液界面双电层结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4年

3 谭启檐;离子相关性与固液界面双电层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郭丽祥;双电层影响下的微通道分层流动及其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顾志明;超细重质碳酸钙的分散性研究与粒子双电层相互作用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左启阳;非对称双电层对薄膜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乐道;压力驱动微尺度液—液分层流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杨娟;超级电容电池用炭类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蒋杰;双电层静电调制及其低电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明;泛函数理论精确研究带电胶体粒子双电层间的相互作用[D];江南大学;2008年

2 荆红伟;电镀CBN过程中双电层效应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传;无机超分子双电层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赵莎莎;双电层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5 张朔;电解液溶剂对石墨烯双电层储能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徐祖民;用泛函数法对电解质溶液中胶体粒子双电层性质及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7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757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