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11:55

  本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大学》 2015年

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石新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与广泛运用。可以说,网络已经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它已成为思想交流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是网络信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会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表达自己观点;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制造者。高校大学生往往会就某一事件阐述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和炒作,发布影响他人言行、利益的言论,进而发展成群体性共识,形成网络舆情。因此,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成为政府和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较多,但是更多的研究偏重于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本文在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基础上,将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作理论研究和概括,期望这种以高校实际为基础的研究,对指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践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舆情、网络舆情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定义做了全面、客观的阐述。第二,从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论述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即网络舆情形成的主体为社会公众,它包括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推手等;网络舆情形成的客体是能够引起网络舆情主体积极参与、关注、交流、讨论的共同话题,即公共议题;网络舆情形成的载体是指人们思想或利益诉求的公共舆论平台,主要指互联网。第三,论述了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舆情具有积极影响:网络舆情是民众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为国家职能部门和国家领导人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疏导社会情绪的平台,它有助于政府转变管理理念,推动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能够及时处理及应对公共危机或公共事件,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具有消极影响:网络舆情易产生非理性情绪,容易发布虚假信息和谣言,扰乱公众基本的判断,容易冲击主流价值观,容易形成非法网络公关,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增加公共事件控制难度。第四,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的调查,介绍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关注的内容、表达的方式、表达的特点等;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方法、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机制以及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缺失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需要,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等角度,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第六,着重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进行了探索,认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不但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判断教育、网络伦理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和法治教育,还要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协调机制、交流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信息收集和研判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和处理机制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机制。更主要的是,还要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社会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统筹结合,搭建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平台,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体系。总之,本文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这对于我们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客观准确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需要,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及时有效的舆论监管方案,能够为开始网络舆论的疏导工作提供启发和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蔚兰;;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2 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虞永飞;;略论高校网络舆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及引导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陈英;张银芝;;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09年12期

5 丁义浩;王铄;;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曾黎;;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模式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年03期

8 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06年10期

9 柳媛;;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建设[J];求实;2008年07期

10 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力;论网络舆情监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钟科;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D];暨南大学;2012年

4 林枫;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5 许方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牛芳;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张秀燕;;基于3DS MAX的网络虚拟建筑场景漫游实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4 方志英,卢祥;发挥网络优势 开展英语听力技能训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丁忠利;高校人事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王旭东;;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姚敬旭;;智能化设计趋势在产品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唐培培;;网络文学中的欲望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孟丽娟;;媒介审判的新发展:网络媒介审判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仲豪;朱博;;新形势下政府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基于新兴媒体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2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体斌;;三网融合双向进入最优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海波;;IPTV应用综述[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8 肖云;;数字科技馆体验馆的设计与实践[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9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宽容的内涵及教育意蕴[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刘琴;数字化背景下报纸内容生产及其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春梅;中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信息披露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红霞;电视新闻软评论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兴潮;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体育频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兰岚;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莉;数码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袁辉;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研究[J];安全;1996年02期

3 郝英杰;马海红;彭军林;;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6期

4 赵治;王集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10期

5 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6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建立初探——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梅;;从华南虎事件看组织传播中的权力角逐[J];今传媒;2008年08期

8 张勇锋;;对《旅游新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J];今传媒;2008年09期

9 蒋乐进;;论网络舆论形成与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徽铜陵学院 刘星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马海兵;[N];光明日报;2007年

3 ;[N];人民日报;2005年

4 白云乡;[N];联合日报;2008年

5 杨健;[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朱国东;关于网络舆论演进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轩;网络时代我国报纸版式变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D];广西大学;2005年

4 谭萍;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方略[D];郑州大学;2005年

5 刘昊;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维娜;关于增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性问题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8年

7 程传超;危机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靖守侠;博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娜;网络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考[D];贵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英杰;马海红;赵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4期

2 吴明友;;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4期

3 杜先涛;吕婷;;网络舆情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4 张丽红;;试论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J];前沿;2008年04期

5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6 李子德;;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8 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鹏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陈璟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万源;基于语义统计分析的网络舆情挖掘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费绍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检测与追踪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传超;危机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唐喜亮;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金龙;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巨慧慧;针对网络舆情的情感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肖轲;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模型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朱佳佳;浅析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舆情[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90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