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一条直接的通路,为瘫痪病人的运动功能重建带来了希望。手臂的伸缩运动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功能之一。现实环境中往往充满了一些障碍物,实现手臂规避障碍物的运动功能重建对于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手臂的伸缩运动主要由背内侧神经通路控制。其中背侧运动前区皮层(Premotorcortex,PMd)与手臂运动的规划和执行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为止,避障规划过程中PMd神经元对于相关运动参数的表征还不是特别清楚;避障轨迹解码对于常规解码模型提出了挑战;实现在线实时避障解码与机械臂控制也是一个挑战。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避障规划过程中PMd脑区对于相关运动参数的表征;2)整合规划信息的避障执行过程神经解码模型;3)在线实时控制机械臂规避障碍物系统。本文搭建了非人灵长类脑机接口平台。训练了两只成年雄性猕猴进行延时规避障碍物范式实验。在两只猴子的PMd脑区与手臂运动相关的区域进行了电极埋置手术。同步记录了猴子PMd脑区神经信号与避障轨迹信息。在避障运动规划阶段,本文应用基于局部学习的方法,评估神经元对于特定运动参数调制的重要性;应用群矢量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集群调制特性。从单个神经元与神经元集群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于避障过程中运动参数的表征性质。结果发现,PMd在避障规划过程中对于初始光标位置、目标位置、目标相对于初始光标的方向以及障碍物信息都有显著地表征。在避障运动执行阶段,基于PMd对于运动参数的表征特性,将应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提取到的避障规划期间的目标方向与避障选择信息整合到混合轨迹模型算法中,解码避障轨迹。相较于未使用任何规划信息的解码方法,解码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基于提出的避障轨迹解码模型,本文分两步实现了异步整合规划信息的在线实时控制系统。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进行当前所处实验状态判断,执行相应操作:在休息期间,解码器停止工作;在规划期间,应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提取目标方向与避障信息;在执行期间,整合规划期间的信息进行避障轨迹解码,应用共享控制策略在线实时控制机械臂完成避障动作。本文在猴子手臂规避障碍物的规划与执行过程中研究PMd皮层的表征与解码,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猕猴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执行避障任务同步采集的神经信号,在单神经元与神经元集群两个层面研究了 PMd对于相关运动参数的表征,结果表明PMd神经元对于避障规划过程中的初始光标和目标位置、目标相对于初始光标方向以及避障路线选择都有明显的表征;2)设计并实现了整合规划期间目标方向与避障信息的混合轨迹模型算法,提高了避障执行过程中的轨迹拟合度和实验成功率;3)实现了避障运动的实时在线神经解码,控制机械臂完成了运动轨迹的重建。以上研究成果为建立实用高效的脑机接口系统打下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11.7;R318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脑机接口简介
1.1.1 脑机接口定义及组成
1.1.2 脑机接口发展现状
1.2 手臂伸缩运动表征与解码研究现状
1.2.1 手臂伸缩运动神经控制方式
1.2.2 PMd对手臂伸缩运动规划期间表征研究进展
1.2.3 手臂伸缩运动研究实验范式
1.2.4 手臂伸缩运动解码算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实验平台搭建
2.1 实验对象及实验系统搭建
2.1.1 实验对象及实验环境简介
2.1.2 行为训练系统搭建
2.2 实验范式
2.2.1 Center-out范式
2.2.2 延时规避障碍物范式
2.2.3 实验范式的训练
2.3 神经/行为信号采集
2.3.1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2.3.2 微电极阵列植入手术
2.3.3 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避障规划过程中背侧运动前区皮层的表征
3.1 避障规划过程中神经元调制的研究背景
3.2 单个神经元的调制特性
3.2.1 基于局部学习方法的神经元调制特性评估
3.2.2 单个神经元在延时一期间的调制
3.2.3 单个神经元在延时二期间的调制
3.3 神经元集群的发放特性
3.3.1 集群发放特性研究方法
3.3.2 神经元集群在延时一期间的调制
3.3.3 神经元集群在延时二期间的调制
3.4 本章小结
4 整合规划信息的避障执行过程神经解码模型
4.1 常用解码方法介绍
4.2 基于运动规划信息的神经解码算法研究背景
4.3 基于运动规划信息的神经解码方法及实现
4.3.1 混合轨迹模型原理与实现
4.3.2 规划信息的提取方法
4.4 离线分析结果
4.4.1 目标方向信息提取结果
4.4.2 避障选择信息提取结果
4.4.3 轨迹解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在线实时控制机械臂规避障碍物系统
5.1 同步在线实时控制机械臂平台
5.1.1 机械臂实时控制
5.1.2 实时脑机接口系统
5.2 异步整合规划信息的伪在线平台
5.2.1 异步控制状态解码结果
5.2.2 伪在线系统搭建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及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发表文章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和;求最大避障圆的一种新算法[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王以伦,邓宝林,王洪涛,冯晨;清洁机器人的自动避障控制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3 杨乐;;机器人超声波避障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4 杨放琼;谭青;彭高明;;不确定环境下集矿机环境感知与实时避障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倩;李铁军;陈虹宇;邵桂芳;;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机器人动态避障[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树国,曹政才,付宜利,靳保;适用于实时避障的新型智能化机器人敏感皮肤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9期
7 钱晓琳;徐有军;;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隧道清洗车自动避障系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2年06期
8 彭辉;曾碧;;基于最小变量的B-样条避障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肖顺文;陈亚军;;基于FPGA的超声波避障系统设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磊;闫敬;;多智能体网络编队避障控制(英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家亮;基于小型四轴飞行器OS/JVM的室内避障/导航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4年
2 朱立华;无人飞行器自主检测与避障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李宏宝;猕猴手臂避障规划与执行过程中背侧运动前区皮层的表征与解码[D];浙江大学;2017年
4 姚玉峰;8自由度轮式移动操作机避障能力及其运动规划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姚立健;茄子收获机器人视觉系统和机械臂避障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戴光明;避障路径规划的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范红;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避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寿涛;基于行为的智能体避障控制以及动态协作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远春;未知环境下多智能体协作避障方法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刘宗来;离子型稀土矿掘进选矿一体机掘进路径设计及避障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煜;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无人车避障导航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殷林飞;多飞行器编队三维避障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陆薇;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模糊避障算法仿真[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车辆避障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周钰雨;未知环境条件下机器人的避障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杨维;基于单目视觉的旋翼无人机自主避障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9 吕丹丹;适用于小型智能车的行驶路况评价及自主避障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韩信;基于双目视觉的轮式机器人动态避障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1978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97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