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定性表达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定性表达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年
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定性表达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王鹏
【摘要】:获取环境信息,对信息的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进行处理以形成系统的、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存储、表达是智能体产生高级智能行为的先决条件。通过学习和累积知识,人类能够融合消除冗余信息、联想补充匮乏信息以降低主观原因(认知能力或记忆能力受限制等)造成的信息的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并基于获得的知识产生目标明确、规范可信的行为。移动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智能体,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高度拟人化,具备情景感知、人机交互能力的移动机器人也逐步走出实验室,面向普罗大众并服务日常生活。一般,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特别受自身认知能力(传感器信息的精度低、信息处理能力差等等)的限制,移动机器人感知获取的外界环境信息存在不确定性或是不完备的,也称为机器人视角的主观不确定性信息。如何像人类那样,抽象、加工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信息,实现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形式化、规范化、拟人化表达,并基于处理后的结果完成移动机器人定位等任务,对进一步提升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度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是当前人工智能学者们的重要研究任务。 为处理主观不确定性信息,必须建立其符号化表示体系,并给出该体系的度量标准。进一步,为实现基于不确定性信息的拟人化推理、决策方式,还必须建立基于上述符号化表示及度量体系的定性推理规则。本研究借鉴灰色系统理论在主观不确定性信息表示方面的优势并加以拓展,同时引入概率统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了以灰概率测度集为核心的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符号化表示及度量体系。结合定性推理理论在模拟人类智能实现问题分析、决策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灰色定性表达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定位的相关应用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提出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算法在机器人全局定位及位姿跟踪中具备鲁棒性高、容错力强等比较优势。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 1)针对传统二维区间灰数在描述高维(三维或更高维)信息时存在不足的问题,结合定性理论采用路标值(landmark values)实现定量信息定性描述的特点,建立了灰色定性量空间,实现任意维度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灰色定性表达,并定义了广义白化函数实现不确定性信息的白化;进一步,基于灰色定性量空间,定义了定性推理的规则,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信息的融合、推理及决策方法。 2)基于建立的灰色定性空间及定性推理规则,模拟人类智能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模式,建立了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主观(智能体视角)不确定性信息的模型,强调处理过程的渐进性,也即随着主观不确定性信息量的增加,通过融合和推理当前已有的信息,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 3)将灰色定性理论应用到不确定性信息处理过程中,实现特征位置信息的扩展,建立了拓展灰色定性地图。根据人类环境认知过程的层次化特点,从机器人的视角,对环境进行了多层次的划分;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再仅仅追求传感器数据的精确表达,而是寻求机器人对精度的需求与传感器精度及算法处理能力之间的平衡。在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中,该模型在鲁棒性、方便人机交互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4)结合灰色定性理论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优势,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状态及观测方程的动态创建,并基于实时创建的状态及观测方程实现机器人位姿及环境中特征位置的实时估计。通过引入灰色定性地图中的局部地图匹配技术,实现了机器人朝向角的估计、校正。在移动机器人位姿跟踪的应用中,该研究结果在跟踪精度及容错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5)基于灰色定性理论,研究机器人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的区间化表达及度量体系,形成了灰概率测度集。该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利用灰色定性理论在主观不确定性信息表达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区间化表达,建立了区间的渐进融合规则;结合概率统计中σ-代数的相关概念,实现主观不确定性信息区间化表达的度量,并给出了区间渐进融合过程中该度量的融合过程及结果的概率解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概率测度集的机器人位姿跟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精度、奇异值的容忍度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2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堃;马旭东;戴先中;;基于概念地图的机器人导航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2 成伟明;唐振民;赵春霞;刘华军;;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图方法应用综述[J];工程图学学报;2008年04期
3 于振中;闫继宏;赵杰;陈志峰;朱延河;;改进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仲朝亮;刘士荣;杨帆;;动态环境下基于GNG网络的拓扑地图创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Probability representations of fuzzy system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6年03期
6 ;The normal numbers of the fuzzy systems and their classe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0年11期
7 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J];机器人;2002年05期
8 张文玲;朱明清;陈宗海;;基于强跟踪UKF的自适应SLAM算法[J];机器人;2010年02期
9 王晓娟;王宣银;;基于模糊卡尔曼滤波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02期
10 徐海伟;殷波;徐涛;;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书杰;基于灰色定性方法的主观不确定性知识表达与路径规划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云;冯卫;王亮;朱峰;;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杜淑辉;臧德奎;孙居文;;木瓜属观赏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丁霁明;王家庆;;基于灰关联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吴艳蕾;;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程晋石;裴九芳;;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侯晓亮;;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9 陈小霞;黄桐城;;舟山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0 姚翠友;;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芳;蒸汽发生器检修机械手路径规划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玉全;基于全景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孟凡彬;基于随机集理论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小旭;非线性SPKF滤波算法研究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武心安;未知环境下自主式水下潜器路径规划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子迎;多机器人协作及环境建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毛宇峰;水下机器人系统体系结构及避障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萌;非线性滤波及在惯导系统传递对准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军;焦建民;何俊红;;解优化问题的遗传加速信赖域搜索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董丽丽;龚光红;李妮;孙勇;;基于云模型的自适应并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周培德;分割多边形成凸多边形的算法(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1997年04期
4 陈玮琪;颜开;史淦君;王士同;刘志勇;;水下航行体水动力参数智能辨识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07年01期
5 陈小宁;黄玉清;杨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6期
6 王加银;刘民;李洪兴;;单入单出模糊控制器控制函数与插值式的偏差分析[J];电子学报;2009年02期
7 李洪兴;;不确定性系统的统一性[J];工程数学学报;2007年01期
8 纪亨腾;范菊;黄祥鹿;;Experimental Study and System Identification of Hydrodynamic Force Acting on Heave Damping Plate[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8年01期
9 刘建成,刘学敏,徐玉如;极大似然法在水下机器人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徐建安;王玉甲;张铭钧;;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试验平台研制与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娟;基于时空信息与认知模型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明;郝静如;黄民;;浆液下机器人定位功能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8期
2 丁广帅;雷运洪;;基于机器视觉区域处理技术的水中机器人定位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0年11期
3 邱燕;林海波;董树亮;仪垂杰;;应用差分GPS实现小麦精播机器人定位[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10期
4 唐琎,朱皖,陈玥,张闻捷;一个映射变换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2期
5 蒋正伟,谷源涛,唐昆;机器人定位中稳健的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6 厉茂海,洪炳熔;一种鲁棒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4期
7 张禾;蒲正刚;;无线机器人定位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7期
8 钱堃;马旭东;戴先中;房芳;;同时机器人定位与人体跟踪的多源感知协作粒子滤波方法[J];机器人;2008年06期
9 贺晓龙;朱克武;;草坪灌溉机器人定位技术的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10 齐井刚;陈幸;申善毅;;白线传感器的设计及机器人定位应用[J];机械与电子;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硕;凌海;陈春林;;基于概率模糊系统的移动机器人定位(英文)[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鹏;李书杰;陈宗海;;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综述[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苑达峰;陈启军;;一种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四足机器人定位系统[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唐琎;白涛;陈玥;蔡自兴;;一个可用于机器人定位的映射变换[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唐琎;白涛;陈玥;杨安平;;一个可用于机器人定位的映射变换[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洁;贺振东;陈鹿民;;基于记忆特征库的机器人定位及地图创建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鲁通;梁萍;王旸;陈恳;杨向东;熊璟;刘少丽;;机器人定位在超声引导肿瘤消融治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冬桂;搜索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吴伟;基于二维地图匹配的机器人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夏益民;基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地图创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鹏;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定性表达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志华;智能仓库管理系统中的机器人定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许伟;基于激光雷达环境信息处理的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雷亚莉;基于概率方法的机器人定位[D];东北电力大学;2007年
4 缪松华;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储罐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孙奇;基于视觉的仿人足球机器人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6 邱纯鑫;基于地形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永佳;基于视觉的机器人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佳;基于路标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宋薇;基于视觉的低速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邱其文;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及路径规划问题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定性表达及其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0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