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8 10:15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

刘维  

【摘要】: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Communication,FSO)系统具有频谱宽、容量大、传输速率高、架设方便、无需频谱认证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星地通信,边海防和民用通信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FSO系统一般是以大气作为传输信道,以光作为载波的通信系统。大气湍流对其影响严重,主要表现为光束倾斜和波前畸变,导致传输的光束质量下降,造成系统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增大、光纤耦合效率减小、通信系统性能下降。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AO)技术是克服大气湍流的有效方法,它包含指向性误差校正和波前传感等关键技术。传统的指向性误差校正技术,多采用瞳面分析的方法,存在实施难度大的问题;传统夏克-哈特曼(Shack-Hartmman,S-H)波前传感由于多次分光,存在能量利用率低、传感效率差等问题,在FSO系统中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大气信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基于AO的FSO系统,采用新颖的指向性误差校正技术和波前传感技术克服大气湍流对系统通信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在阐明大气湍流形成的原因和Kolmogorov大气湍流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大气湍流对FSO系统BER和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为了提高FSO系统通信性能,将AO技术引入到FSO系统中,给出了基于AO技术的FSO系统组成结构,并详细阐述了AO技术中指向性误差、波前传感、波前控制和波前校正四个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指向性误差校正技术和波前传感技术,指出了传统区域法波前传感技术在FSO系统中应用的局限性。 (2)为了更直接地描述FSO系统中大气信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FSO系统光纤耦合效率估计大气信道的新方法。在研究了已有大气信道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出光纤耦合效率与大气相干长度的关系,采用大气相干长度间接估计法估算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无需改变原有FSO系统结构,具有估计方法简单和应用成本低等优点。 (3)针对传统光瞳面指向性误差校正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焦面上分析指向性误差的方法。研究FSO系统中指向性误差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推导出指向性误差与BER的关系,搭建了指向性误差闭环校正实验系统。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扰动强度下闭环校正前后系统BER的结果:在弱扰动条件下,BER由105下降至109以下;在较强的扰动条件下,BER由101下降至104。实验结果表明,指向性误差校正系统对不同扰动强度下的FSO系统性能均有改善,在弱扰动的条件下校正效果更明显。 (4)针对传统波前传感技术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在FSO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焦面的波前传感技术,重点研究了基于相位差异(Phase Diversity,PD)的焦面波前传感技术。在理论上阐明了PD波前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FSO系统BER和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波前传感技术的平均波前检测精度约为0.004;在弱扰动条件下,FSO系统BER从105下降至1013,平均耦合效率由10.32%提高至63.82%。基于焦面的波前传感技术有效抑制了FSO系统强闪烁效应对波前传感的影响,明显改善了FSO系统的性能。 (5)为了进一步提高波前传感效率,在FSO系统中提出了全息波前传感技术。重点研究了全息波前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对FSO系统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弱扰动条件下,波前检测精度小于0.04,光纤耦合效率由30%提高至70%以上;在较强扰动的条件下,波前检测精度约为0.07,光纤耦合效率由10%以下提高至50%左右。全息波前传感技术可明显提高FSO系统的性能,尤其在弱湍流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波前检测精度。 对比两种波前传感技术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焦面的波前传感技术精度较高,可明显改善FSO系统性能,但运算较为复杂;全息波前传感技术波前检测精度较低,但其通过比较相对光强就可以检测波前,运算量小、检测效率高,可实时检测波前,更适合于FSO系统工程应用。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完善了FSO系统信道估计理论,为基于AO的FSO系统指向性误差校正及波前传感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对优化FSO系统体系、促进FSO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谋法,陈曾平;BICGSTAB算法在波前重构和控制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04年11期

2 姜文汉;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技术[J];光电工程;1995年01期

3 马后永;张守川;靖旭;吴毅;;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的数据处理算法比对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4 郑勇刚;李博;;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光通信技术;2006年07期

5 艾勇;陈晶;叶德茂;孙浩;杨晋陵;谭莹;;2.3km距离1.25Gb/s速率自由空间光通信实验[J];光通信技术;2007年09期

6 李国军;敬守钊;黄自力;唐湘成;;无线激光通信光发射模块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05期

7 王佳,俞信;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述[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8 李新阳,姜文汉;两个自适应光学系统串联校正的控制性能分析[J];光学学报;2001年09期

9 段海峰,杨泽平,张雨东;快速傅里叶算法在哈特曼-夏克传感器波前重构算法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胡诗杰;许冰;吴健;姜文汉;;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像差解耦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祥之;空间光通信扰动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长海;全息模式波前传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楠;基于相位差异的地基望远镜图像恢复算法与GPU高速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熙政;殷致云;杨利红;;大气激光通信中光PPM偏振调制方案及其关键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7年04期

2 秦岭;杜永兴;柯熙政;杨立东;;大气激光通信中三脉冲的MPPM编译码系统的实现[J];半导体光电;2008年03期

3 陈纯毅;杨华民;姜会林;冯欣;王辉;;大气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09年06期

4 徐文云;;光PPM通信的Turbo编解码及性能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5 樊敏;;空间目标光子数密度对斑点成像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刘朋壶;;基于APPM的TCM码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的误码性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陈纯毅;于宁;杨华民;蒋振刚;范静涛;;卫星振动对光通信误码率影响的计算机仿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周磊;刘鹏;于晓惠;;基于DSP的空间光通信的精跟踪数字伺服系统的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照轶;朱彦;杨进华;姜成昊;赵振明;;楼宇间无线激光图像通信系统的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韩立强;王祁;信太克归;李志全;;基于图像清晰度无波前传感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波;;一种基于扫描与空间分割的激光引导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晓凤;薛沛;韩兴文;赵平;;深空激光信道瞄准定位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焦荣;柯熙政;张华;;多业务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杨利红;柯熙政;魏时光;;大气激光通信中光PPM偏振调制的硬件设计及其仿真实验[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赵丽波;;无线光通信(FSO)技术及其应用前景[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6 舒森;陈名松;;窄带干涉滤光片在蓝绿激光对潜通信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成汤;陈能卿;;水面舰艇编队激光通信技术[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李君波;;舰船激光通信设备的发展与应用[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田玉珍;赵帅;郭劲;;激光雷达外差探测统计特性[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赵帅;田玉珍;郭劲;;激光雷达直接探测统计特性[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和;数字全息检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华;激光制导信息场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大社;海上激光大气通信中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吴琼;提升被动微波遥感器空间分辨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5 李祥之;空间光通信扰动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邦明;基于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像差校正技术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李斐;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小林;激光相控阵中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岳庆兴;卫星三线阵TDI CCD相机成像仿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刘超;光束闪烁及瞄准误差对无线光通信链路影响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南;红外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鑫;基于OTDM的10Gbps激光发射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广宇;多传感器激光能量密度测量传输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男;光通信系统跟踪精度测试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敏;基于Turbo码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陆凤华;自适应光学校正仿真中可视化数据交互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汪清泉;部分相干激光通信性能受大气湍流影响的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桂芬;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拓扑形成及路由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熊桂芳;基于GPS/MANET的大气激光通信APT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曦;基于QD的精确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东;王青玲;张光勇;吕涛;张小妮;;可变形反射镜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6年06期

2 向东;王青玲;杜秋娇;毕洁;张光勇;刘翠兰;;自适应光学技术获取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J];半导体光电;2008年01期

3 佟首峰;姜会林;刘云清;刘鹏;陈纯毅;;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平台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8期

4 陈纯毅;杨华民;姜会林;冯欣;王辉;;大气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09年06期

5 郭玉彬;光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陈纯毅;于宁;杨华民;蒋振刚;范静涛;;卫星振动对光通信误码率影响的计算机仿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李欢;张洪涛;尹福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的自适应补偿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英超;胡源;赵义武;丁莹;姜会林;;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提高对地观测效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唐康华;吴美平;胡小平;;MEMS IMU辅助的高性能GPS接收机设计[J];测绘学报;2008年01期

10 胡渝,刘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丽娟;朱道伟;;大气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广西光学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侯静;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新概念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吴显金;自适应正则化图像复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刘伯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干光波前实时变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杨华峰;用于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空间校正能力的组合变形镜波前校正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宁禹;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郑华东;数字全息三维立体显示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白洪涛;基于GPU的高性能并行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程少园;视网膜血管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海成;大气湍流影响下卫星光通信探测光斑分布与定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汪宗洋;基于相位差异法的图像复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江平新;大气激光通信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靳冬欢;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波前校正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杨磊;Phase diversity波前重构的研究及在高分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6 巫中伟;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设计及频率控制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胥馨;无线光通信发射机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于学刚;相位差法波前探测器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9 张舒;模式识别并行算法与GPU高速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迪;大气湍流闪烁效应对激光通信系统影响及补偿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莉莉;刘磊;;波前控制技术在激光照射皮肤组织中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2014年07期

2 姜文汉;;能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综述)[J];光学工程;1979年01期

3 周仁忠;宋振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基准[J];兵器激光;1983年04期

4 瞿勇;张新宇;桑红石;谢长生;季安;张天序;;红外衍射微光学元件的湍流波前模拟和再现(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5期

5 赵艳伟;;用于大规模生产的镜头波前快速分析技术[J];光机电信息;2008年10期

6 李萌阳;李大海;王琼华;赵霁文;章辰;陈盈锋;张充;;用方形区域内的标准正交多项式重构波前[J];中国激光;2012年11期

7 鲜浩,李华贵,姜文汉,吴旭斌;用Hartmann-Shack传感器测量激光束的波前相位[J];光电工程;1995年02期

8 张强,姜文汉,许冰;利用Zernike多项式对湍流波前进行波前重构[J];光电工程;1998年06期

9 王彩霞,李梅,王春鸿,周璐春;用脉动阵列实现实时波前复原处理[J];光电工程;2004年03期

10 王春红,李梅,李安娜;帧频2900Hz的高速实时波前处理机[J];光电工程;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如;;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优化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李敏;李新阳;;对一种新型相位反演波前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吴晶;向汝建;杜应磊;;基于Fourier变换的波前重构方法的实现和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韩复兴;孙建国;孙章庆;;波前构建法研究现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张秉隆;李博;苏云;邱民朴;;波前编码技术降低LWIR成像系统的温度敏感度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欣;赵达尊;;相位变更法大动态范围波前传感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潘荣海;李海祥;刘太祥;祁艳芳;;波前引导LASI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立军;张繁友;靳蕾;;Zyoptix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薄角膜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彭勇;胡晓阳;田小强;周文超;解平;;大口径激光波前测量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10 杨宁;王克强;李川勇;;心肌各向异性对心电仿真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群;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拼接镜共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刘维;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马鑫雪;基于焦面图像信息的波前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李蕊;波前视觉矫正和视神经特性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杨海峰;自适应光学波前处理机高速数据传输和信号与电源完整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6 梁春;视网膜细胞成像中波前复原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闫卫芳;某些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的波前解及其性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郭友明;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复原及波前控制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9 邵晶;点衍射干涉仪基准波前质量测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周琼;光路中镜面与气体的热效应及其波前预补偿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迪;波前编码红外成像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汤兆鑫;差分五棱镜扫描法在大口径波前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汪伟;基于哈特曼—夏克传感器的波前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倩倩;空间光学遥感器宽视场波前误差在轨检测方法[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波;视网膜细胞显微镜波前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高越;相位差法扩展目标波前探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王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倾斜波前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黄瑛;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的膜基反射镜面形检测[D];苏州大学;2014年

9 杨磊;Phase diversity波前重构的研究及在高分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10 王追;基于多核DSP的波前处理算法实时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07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