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宽带平面微波异向介质天线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3 12:07
【摘要】:微波异向介质(Metamaterials)是在传统媒质中加载特殊几何结构,构造出具有奇异电磁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其单元尺寸远小于激励电磁波的工作波长。传统媒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属性决定材料的电磁特性,而微波异向介质的奇异电磁特性来自于微波异向介质所采用的各种人造特殊结构。由于它在微波器件、天线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广泛研究。本文建立了不同结构微波异向介质电磁特性的宏观等效电路模型,就平面微波异向介质在小型化、宽带和圆极化天线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第二章研究微波异向介质加载的电小天线。从微波异向介质单元出发,研究微波异向介质等效媒质参数和亚波长谐振理论,分析复合左右手(CRLH)传输线结构的奇异特性,理论解释了天线谐振频率降低的物理机理。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梳状线左手等效电感,在地板上刻蚀周期条形缝隙,微带馈线、主辐射单元与条形缝隙地板间的耦合表现出左手特性,构成复合左右手传输线。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传输和谐振特性,推导出零阶谐振(ZOR)天线带宽的解析计算式,提出了一款CRLH传输线谐振电小天线。深入研究负介电常数(ENG)零阶谐振器的谐振原理和特性,利用共面波导馈电设计灵活和便于集成的特点,采用左手梳状线电感直接连通共面波导馈线和接地板,研究两单元的ENG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一款ENG传输线谐振电小天线。解决电小天线增加带宽的难题。第三章研究ENG传输线宽带天线和CRLH宽带端射天线。人造阻抗表面(AIS)是一种刻蚀在电介质基板上的周期金属单元阵列。通过两个金属化过孔,Y型贴片与AIS相连,非对称Y型贴片和AIS构成ENG传输线谐振天线。深入研究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等效介电常数、磁导率与分布参数间的关系,ENG传输线天线同时激励ZOR、一阶谐振(FOR)和二阶谐振(SOR)模式,并且将FOR和SOR合并成一个通带,由此产生宽带特性。利用SRR阵列能产生磁谐振,在辐射贴片周期刻蚀互补开口谐振环(CSRR)阵列,在地板上周期刻蚀条形缝隙,利用CSRR阵列和地板条形缝隙阵列间的耦合,构成CRLH传输线天线,激励ZOR和FOR谐振,并将双带融合为一个宽带,不同于常规天线的主辐射方向在贴片的法线方向,该天线主辐射方向为端射。解决小型化天线降低剖面、增加带宽和减小地板尺寸的难题。第四章研究双带微波异向介质圆极化天线。研究小型化和圆极化CRLH传输线谐振天线的等效电路理论和物理机理,分析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色散特性,利用这种CRLH传输线结构来设计圆极化天线。采用结构紧凑的梳状线电感、缝隙电容等分布式参数元件分别构成左手并联电感和左手串联电容,通过CRLH传输线等效电路分析亚波长谐振原理及带宽拓展机理,通过调整优化等效电路的串并联的电容和电感参数,同时激励ZOR和FOR拓展天线带宽,设计三单元的梳状线左手并联电感,利用不对称性引入微扰激励起圆极化电磁波,提出CRLH传输线双带圆极化天线。设计两单元的梳状线左手并联电感,提出CRLH传输线双频多极化天线。解决圆极化天线尺寸大和馈电复杂的难题。第五章为全文微波异向介质天线研究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群;孟繁义;武明峰;李乐伟;;一种分析异向介质中导线阵列宏观效应的新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8期

2 王政平;马杰;张振辉;;异向介质研究进展[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年05期

3 胡宝晶;黄铭;张剑龙;彭金辉;;光波辐射下正多边形异向介质柱聚焦特性分析[J];光子学报;2009年05期

4 顾彩红;;开放心态:变“双向交往”为“异向交往”[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5 陈红胜,冉立新,皇甫江涛,章献民,陈抗生,孔金瓯;异向介质平板对高斯波传播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10期

6 陈龙天;程用志;聂彦;龚荣洲;;人工异向介质调控电磁波极化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7 陈康;文岐业;张怀武;;宽频太赫兹异向介质吸收器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8 叶红霞;金亚秋;;一层随机分布的异向材料小椭球粒子的极化散射特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9 张振辉;王政平;马杰;;一种扩展方形环异向介质结构的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9年04期

10 王瑞;谢拥军;杨锐;李慧;田超;吴召海;胡海鹏;;基于Floquet模式的异向介质参数提取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传运;褚庆昕;龚建强;;一种新型宽带异向介质结构[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孟繁义;武明峰;吴群;吴健;;异向介质细导线阵列有效介电常数的解析计算[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3 陈红胜;冉立新;皇甫江涛;章献民;陈抗生;;异向介质波束位移现象的数值模拟[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皇甫江涛;陈红胜;冉立新;章献民;陈抗生;;X波段异向介质的验证实验及其装置[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亮元;小型化宽带平面微波异向介质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茂琰;电磁波在异向介质中传播和散射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红胜;异向介质等效电路理论及实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婧婧;多维异向介质的实现及其在隐身衣与天线等电磁器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杨锐;异向介质的电磁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皇甫江涛;微波异向介质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时红艳;异向介质的均匀化理论及电磁波传输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袁宇;微波异向介质实验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陶永会;异向介质在微波热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彭亮;全介质异向介质的等效介质理论、实现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来;新型单面异向介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肖鸿;异向介质基本结构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楠;电磁异向介质材料设计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亚;异向传输线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维滨;异向介质在高分辨率成像上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强;电介质结构异向介质电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马杰;一种新型异向介质结构的设计与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卫杰;新型微波异向介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晨;电磁异向介质设计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李婷;异向介质的特性及其本构参数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28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