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介质中部分相干光束与涡旋电磁束传输的若干问题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09:49
【摘要】:随着光波探测成像和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光波(电磁波)在随机介质和光学系统中的传播和演化规律越来越受到技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光波成像和通信等应用需求为背景,研究平面波、球面波和部分相干激光束以及携带有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束在满足非柯尔莫哥诺夫统计特性和各向异性的湍流介质中的传输演化规律以及作为通信载波在湍流信道中传送信息的能力。基于修正Rytov理论,在小尺度闪烁被大尺度闪烁调制的框架下,研究了部分相干高斯激光束通过强起伏非柯尔莫哥诺夫湍流传输的强度起伏以及闪烁平滑效应,得到了孔径接收条件下该光束强度起伏的半解析表达式;在Gamma-Gamma信道衰落模型下,研究了基于高斯-谢尔光束的自由空间光学系统的各态历经信道容量;分析了湍流谱指数、光源空间相干性以及接收孔径尺寸对信号闪烁和通信容量的影响。采用弱起伏理论和广义的大气湍流谱模型,获得了高斯-谢尔光束通过非柯尔莫哥诺夫湍流传输强度起伏的近似表达式,以及球面波和平面波闪烁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内外尺度和谱指数对光束闪烁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对数-正态信道衰落模型下,研究了该自由空间光学系统的通信性能。采用Rytov近似和广义的大气湍流谱,在弱起伏条件下,研究了时间积分的平面波闪烁方差。另外,利用广义Von-Karmon谱和圆环孔径滤波函数,研究了弱起伏条件下球面波在非柯尔莫哥诺夫湍流中传输闪烁的圆环孔径接收平均因子;分析了湍流谱指数、内尺度对圆环孔径平均效应的影响。采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部分相干光束通过ABCD光学系统传输的柯林斯公式,推导得到了多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失调光学系统演化的互谱密度的解析表达式,以及在非柯尔莫哥诺夫湍流中光束扩展的精确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内外尺度及谱指数对该光束扩展的影响。焦面处场的谱相干度变为高斯线型;湍流内尺度和该光源的相关尺度及谱指数对湍流大气中该光束的展宽影响显著。采用光波在湍流介质中存在光学系统时的波束传输理论,推导得到了贝塞尔-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和拉盖尔-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传输演化的谱密度单重积分表达式和光束扩展的解析式;分析了光源空间相干参数和湍流参数对该类光束演化的影响。采用电磁波束的轨道角动量理论,研究了几类部分空间相干光束的OAM谱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部分空间相干性的光束有着显著不同的OAM谱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把OAM复用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结合,研究了圆对称7X7毫米波准光阵列系统的通信容量;分析表明OAM技术与MIMO结合可以极大提高系统容量,然而收发端阵列指向的偏移误差对MIMO-OAM系统容量有显著影响。推导得到了球面波在各向异性非柯尔莫哥诺夫湍流中传输的相位结构函数及波结构函数,基于该波结构函数和微扰理论,研究了湍流的各向异性特性对单光子轨道角动量谱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湍流条件下接收到原始发送OAM态的概率;进而计算了利用11个不同态传输时的信道容量。在强起伏条件下,推导得到了LG光束通过各向异性湍流传输的互谱密度的解析式,基于互谱密度进而分析了强起伏各向异性湍流中LG光束OAM谱的弥散特性;结果表明强起伏湍流中,光束的OAM自由度难以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蒲继雄;蒲鸿猷;;光阑对部分相干光束模式的影响[J];应用激光;1991年04期

2 饶连周;陈子阳;蒲继雄;;部分相干光束经刀边衍射产生的光谱变化[J];量子电子学报;2007年01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涛;林强;;部分相干光束在扰动大气中的传输[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永涛;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及散射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徐华锋;特殊关联部分相干光束传输与紧聚焦特性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刘夏吟;非高斯关联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与光学捕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仓吉;湍流介质中部分相干光束与涡旋电磁束传输的若干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吴高锋;部分相干光束的产生、传输及自修复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贺;径向偏振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朱时军;标量和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春豪;部分相干光束理论、实验产生与传输以及紧聚焦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婷婷;部分相干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的传输[D];江苏大学;2008年

3 刘显龙;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及成像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陈媛;部分相干光束聚焦特性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5 邝爱华;非傍轴部分相干光束传输[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2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332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