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集成SPR传感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3 19:08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学现象在分析生物材料和环境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SPR传感平台通常是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由高导电金属(常见的是金或者银)薄层覆盖在棱镜表面组成。相比于空间棱镜结构的SPR传感设备需要流体处理系统给传感探头送样,光纤SPR传感探针具有小型化,可以直接浸泡在待测溶液中的优点。但光纤SPR传感器尚未商业化,存在灵敏度低、共振入射角度调节困难、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等问题。本论文利用将光路和光器件集成至单根光纤中,形成一系列新型、微型、特种光器件的纤维集成光学核心思想,开展多芯光纤SPR传感器探索,围绕单模光纤SPR提高灵敏度,利用研磨技术调节动态范围,多芯光纤SPR波分时分复用技术实现多通道测量等亟待解决的光纤SPR问题进行研究:1.制作多模光纤SPR探针,搭建光纤SPR实验测试系统。研究发现多模光纤中的入射光角度不易受控制,共振曲线相当于多个角度激发的共振曲线叠加而成,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进行了单模锥角结构SPR探针验证性实验,首次提出一种实用型单模光纤SPR传感器——单模光纤锥角结构SPR传感器,大幅提高光纤SPR传感器灵敏度。通过改变研磨角度调节SPR光源入射角,从而调节光纤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动态范围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双芯光纤端面反射式SPR传感探针,并将此传感器与微流芯片复合,实现对微流通道中流动液体折射率的实时监测。制作的光纤SPR传感器灵敏度达5213nm/RIU。2.光纤SPR波分复用技术研究。(1)透射式:提出基于偏芯光纤的分布式级联SPR传感器。两级研磨角度分别为9°和17°时,该系统在折射率1.333-1.385范围内,平均灵敏度分别达2826nm/RIU和4738nm/RIU。(2)反射式:提出双芯光纤锥形反射分布式SPR传感器。将锥尖两传感斜面研磨成不同的角度,形成反射分布式光纤SPR传感器。将其复合封装在针头中可方便的插入血管,进行活体在线监测。用弹性微流控材料PDMS制作了模拟血管及血管外组织的微流控器件,进行模拟测试。3.首次提出多芯光纤利用时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SPR传感器。(1)透射式光纤SPR时分复用技术:多芯光纤的每个纤芯作为一个传感区域,通过分别对每个纤芯的注光,实现每个纤芯对应传感区的独立多通道传感。(2)反射式光纤SPR时分复用技术:在七芯光纤端面通过光纤研磨技术将多芯光纤加工成对称的三对锥角结构,从而形成三通道反射式多通道SPR传感器。4.光纤SPR多通道混合技术研究。(1)首次提出并制作双芯光纤四通道SPR传感器,双芯光纤利用时分复用技术(并联)分成两路,然后在每路上利用波分复用技术(串联)实现双通道。(2)多芯光纤时分复用技术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在接收光纤上再制作一级传统透射式光纤SPR传感探针,将波分复用技术和时分复用技术结合后,可将多芯光纤的通道数量增加一倍。(3)深入研究膜厚对光纤SPR灵敏度及动态范围的影响,通过将单模光纤锥角结构SPR反射光注入125 μm阶跃折射率塑料包层光纤,并在塑料包层光纤上制作透射式光纤SPR传感器,实现光纤SPR分布式传感器,两级SPR传感器分别通过研磨角度和镀制膜厚改变即可连续调节SPR动态范围,克服了分布式光纤SPR传感器难于在有限波长检测范围内产生两个易于区分的共振谷的难题。综上所述,本课题提出实用的单模光纤SPR探针,有效提高了光纤SPR灵敏度;对光纤SPR波分复用与时分复用技术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多芯光纤实现SPR波分与时分复用方案并进行验证,推进光纤SPR多通道实用技术的发展;首次进行混合技术的光纤SPR多通道技术研究;利用PDMS制作微流芯片与多芯光纤SPR探针复合进行模拟血管测试。纤维集成SPR传感器可在单根光纤上集成多个SPR传感器,有效解决光纤SPR传感器灵敏度低、共振入射角度调节困难、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等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12期

2 钱忠远;;对于传感器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1期

3 ;传感器应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林友德;孙伯铭;朱超英;;传感器技术讲座[J];仪器制造;1984年03期

5 高迎春;传感器应用产品的生产动向[J];传感器技术;1985年01期

6 魏世钧;;传感器发展概况评述[J];仪表工业;1986年01期

7 晓晨;;传感器——未来市场的关键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3年04期

8 刘兆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世界传感器市场的现状[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5年02期

9 唐敏;我国传感器产业规模和应用要有更大发展[J];电子与自动化;1995年05期

10 吴晓丰;国内外传感器应用电路集锦[J];测控技术;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保;刘金;;网络化传感器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路志刚;;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鑫;赵阳;;无线传感器在核电站中应用的探讨[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4 苏斓;雷煜卿;;传感器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吴晓斐;陈德智;;塑料光纤的传感器应用[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于少轶;臧勇;;非接触磁弹性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及实验[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金伟;陶磊;张莹;周超;金钦汉;牟颖;;纳米粒子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沈观林;;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前言[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崔书平;张志鹏;;IEEE1451.2协议研究及实现[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付丽娟;扼信息技术之颈 中国传感器企业任重而道远[N];机电商报;2006年

2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协分会;我国传感器产业:由传统向新型转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炳欣;传感器:智能家电催生新市场 低功耗受青睐[N];中国电子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传感器发展气象万千[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刘亮;“蓝海”行业带动传感器技术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朱荣威;传感器技术面临传统向新型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嵇尚东;扬州传感器监测“嫦娥飞天”[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赛迪顾问研究员 李东宏;聚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郭宏;传感器产业发展应“小精尖”[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刘超;汽车传感器市场前景看好 主动式应用渐广[N];中国电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勇;纤维集成SPR传感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 罗少华;基于随机集的被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张兴旺;高灵敏光微流回音壁模式微腔生化传感器[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元飞;机器人灵巧手指尖柔性触觉传感器研制及操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信普;弯曲光纤干涉型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然;基于微纳纤维结构的钯基低浓度氢气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郑丹;AlN、ZnO基体声波传感器在生物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8 陈家赢;对地观测传感器信息资源建模和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彭晖;分子印迹体声波仿生传感器的研制及蛋白质与抗癌药物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刘礼;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问题及相关的图论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欢欢;基于硅酸镧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鱼自强;无人机近红外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陈丽珠;设计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石英晶体微天平氨气传感器[D];五邑大学;2015年

4 孙欢欢;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存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吴骅跃;传感器网络基站的数据存储与g惴ㄑ芯縖D];长安大学;2015年

6 沈维佳;多传感器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葛维冬;三维指尖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盛龙;光纤法珀传感器解调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马春林;基于偏振光传感器的四旋翼实验平台设计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唐霓叶;基于上下文感知的乘车感知算法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6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476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