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缺陷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选择性方法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点缺陷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选择性方法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空气污染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产和生存空间。要解决此问题,首要任务便是如何对这些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并及时作出预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由于具有敏感性高、响应时间快、制作成本低、工作寿命长、易于集成阵列等优点是目前针对空气污染气体检测的首选之一。然而,MOS气体传感器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较差的选择性。针对这一难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方法来增强MOS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然而,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工程学的角度去改善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而没能够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用于指导传感器选择性的研究与设计。因此,寻找出气体敏感过程中的反应特性,然后从这些反应特性出发,以方法学的角度去研究气体敏感的选择性是目前的迫切需求。 要想从方法学上研究MOS的气敏选择性,就必须有一件合适的研究工具。基于组合材料学的思想,本文首先设计开发了一套气敏材料高通量筛选平台,主要用于MOS多孔膜的气敏性能评价和敏感机制研究。该平台可以在控制外场环境条件下,高通量表征气敏材料时域空间下的气敏响应特性(R-t)和温度域空间下的电阻—温度特性(R-T)。为了验证平台的测试功能,我们基于气敏材料高通量筛选平台的R-t测试,深入地研究了La2O3修饰的SnO2纳米晶多孔膜对甲醛的气体敏感机制;基于气敏材料高通量筛选平台的R-T测试,建立了一种快速搜寻MOS气体传感器最佳工作温度(OOT)的方法。 然后,为了研究Sn02中氧空位阴离子缺陷在气体敏感过程中反应信息,我们基于缺陷化学理论,描述了温度变化条件下,Sn02中单离化氧空位(SIOV)和双离化氧空位(DIOV)在富氧、贫氧和还原性气氛环境下的反应过程,并根据小极化子跃迁(SPH, Small polaron hopping)导电理论推导得到了缺陷反应过程电子输运模型。与此同时,我们将理论模型与平台测试得到的TEC (Temperature-dependent electrical conductivtiy)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我们推导得到的电子输运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自洽性,并且得到了Sn02内氧空位缺陷气敏过程中反应参数。 紧接着,为了研究MOS中金属阳离子缺陷的性质和作用,我们结合缺陷化学和SPH导电理论建立了p型和n型金属离子掺杂Sn02的电子输运模型。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实验的方法制备得到了p型掺杂(Li+,Cd2+,Al3+),等价掺杂(Ti4+)和n型掺杂(Nb5+,W6+)的Sn02纳米晶多孔膜,并通过气敏材料高通量筛选平台得到了这些纳米晶多孔膜在贫氧环境下的TEC曲线。结合推导得到电子输运模型和测试结果,我们对金属阳离子缺陷的产生、离化及其对Sn02缺陷结构中电子的输运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最后,基于Sn02中氧空位阴离子缺陷和金属阳离子缺陷的理论研究基础,我们以Cd2+掺杂Sn02为模型材料,深入研究了其内部氧空位阴离子缺陷和金属阳离子缺陷的气敏过程,并基于此提出了全缺陷气敏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Sn02基气敏传感器中点缺陷反应的气体辨别方法。同时,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W03气敏传感器的气体辨别中,并对该套方法的可行性做了初步地探索。基于全缺陷机敏机制,我们从TEC速率谱中提取出点缺陷与气体交互反应的特征温度TM,并得到了不同气体的特征反应谱。该特征谱中包含了点缺陷与气体的吸附、脱附和反应信息,其对应的特征温度TM及其对应温度下的d[ln(σT3/2)]/dT可以作为气体在W03表面反应的指纹信息,用以对气体种类的辨别。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气体敏感 缺陷化学 程序升温技术 全缺陷气敏机制 气体辨别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304;TP2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32
- 1.1 引言11-13
- 1.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缺陷化学13-24
- 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氧空位气敏模型及其研究现状24-30
- 1.4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30-32
- 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高通量筛选平台的设计与实现32-42
- 2.1 引言32
- 2.2 平台设计思路32-33
- 2.3 平台的实现33-40
- 2.4 平台的性能评价40-41
- 2.5 本章小结41-42
- 3 基于平台R-t测试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研究42-56
- 3.1 引言42-43
- 3.2 实验部分43-46
- 3.3 实验结果46-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4 基于平台R-T测试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研究56-68
- 4.1 引言56-57
- 4.2 实验部分57-61
- 4.3 结果与讨论61-67
- 4.4 本章小结67-68
- 5 温度/气氛场下SnO_2纳米晶多孔膜的电子输运模型68-82
- 5.1 引言68-69
- 5.2 理论推导69-75
- 5.3 实验部分75-76
- 5.4 结果及讨论76-80
- 5.5 本章小结80-82
- 6 p型和n型掺杂SnO_2纳米晶多孔膜的电子输运模型82-102
- 6.1 引言82-84
- 6.2 实验部分84-85
- 6.3 结果与讨论85-101
- 6.4 本章小结101-102
- 7 基于SnO_2全缺陷气敏机制的气体辨别方法的建立102-118
- 7.1 引言102-103
- 7.2 实验部分103-104
- 7.3 结果与讨论104-117
- 7.4 本章小结117-118
- 8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全缺陷气敏机制气体辨别方法的应用118-134
- 8.1 引言118
- 8.2 实验部分118-119
- 8.3 结果与讨论119-133
- 8.4 本章小结133-134
- 9 全文总结134-138
- 9.1 主要结论134-136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136
- 9.3 相关工作展望136-138
- 致谢138-140
- 参考文献140-157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157-160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与授权的专利1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标荣;气敏半导瓷及其敏感机理(下)[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1年02期
2 杨崇志,王力丁,李月,康昌鹤;用加热丝直接测量气敏电阻温度[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3 寇云起,闫丽华,刘敏杰,顾惠敏;气敏技术进展和发展建议[J];黑龙江电子技术;1994年03期
4 刘文利,,李建明,吕红浪,裘南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特性研究(Ⅰ)实验研究(待续)[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田敬民,李守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机理探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谢锋;影响气敏α-Fe_2O_3超细粒体粒度因素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1999年05期
7 赵玛;吴占雷;韩周祥;魏剑英;张茹;;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在气敏方面的研究进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低电阻气敏半导体元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76年Z1期
9 程英芳;韩丽华;;气敏半导体元件的改进[J];仪器制造;1983年02期
10 周佐平,张季熊,范仕良;气敏膜光学传感特性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5卷(2000年)总目录[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翟佳丽;谢腾峰;王德军;;CdS/ZnO复合材料光电气敏性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向东;蒋亚东;吴志明;李丹;;复合物气敏薄膜的优化设计[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张琦;董永贵;盛国俊;;一种光催化TiO2膜的阻抗特性及应用[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周泽义;盖良京;王德发;;化学转化柱法测定气体中的微痕量水分的气敏分析仪的研究[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海波;李雪梅;徐宝琨;李熙;赵慕愚;;纳米晶α—Fe_2O_3材料气敏性质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沈文锋;赵岩;张彩碚;;喷墨打印次数对SnO_2气敏薄膜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爽;毛少瑜;谢兆雄;;锰酸钇及其掺杂物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气敏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曹丰;李东旭;管自生;;聚苯胺用于气敏传感器件的研究[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冉;李方方;蒋亚琪;谢兆雄;;氧化锌在混合溶剂热条件下的合成、表征和气敏性质测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北 朱少华;金龙CPT8A型自动抽油烟机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长民;新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敏感材料气敏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高拓宇;金属掺杂氧化锌基乙炔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特性及气敏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优;铁酸钕基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国柱;基于点缺陷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选择性方法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小风;氧化物纳米材料对CO_2及还原性气体的气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杨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多孔膜材料气敏过程中的导电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桂阳海;纳米ZnO基气敏元件制备及在易燃、易爆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翟佳丽;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气敏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谢丹;NO_2气敏LB膜及其微结构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彭亮;基于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光电气敏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华;纤维素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施佳伟;一种液晶型酞菁锌的NO_2气敏性质[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洁;多元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气敏及荧光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刘海燕;以Co_3O_4为基的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聂美香;新型敏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环保方向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宋宛臻;氧化铜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NO_X气敏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戚暨;苯胺原位聚合法制备气敏织物及其气体传感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李亚南;金属氧化物温变气敏薄膜元件的研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陈秦川;本征及铂掺杂锐钛矿TiO_2检测SF_6分解特征气体气敏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杨芬;钙钛矿型材料的气敏性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点缺陷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选择性方法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6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