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信道容量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N911.2
【部分图文】:
户间存在链路时,接收用户可以通过它们间的对于存在接收用户协作的广播信道,Dabora[1播信道的容量区域,该容量区域严格大于没有协的存在双向协作的广播信道而言,Dabora 得到路的一般性广播信道的容量区域的Qg界要比 (即,所有的接收用户均需译码的消息),当仅切的容量表达式,而当存在双向的协商链路时ao 等[21]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问题,在 MIMO 广播信道中,通过接收用户间多用户协作具有多个输入,仅有一个输出的多用户信道,
21C 。对于存在接收用户协作的广播信道,Dabor化广播信道的容量区域,该容量区域严格大于没有一般的存在双向协作的广播信道而言,Dabora 得作链路的一般性广播信道的容量区域的Qg界要比消息(即,所有的接收用户均需译码的消息),当了确切的容量表达式,而当存在双向的协商链路和 Mao 等[21]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协作问题,在 MIMO 广播信道中,通过接收用户中的多用户协作常指具有多个输入,仅有一个输出的多用户信道接入信道作为基本模型。多址接入信道的基本模1nX
格包含了 Cover 在文献[29]中所得到的可达区域。然是未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反馈协作可以增用户协作,当多个用户使用同一频段同时发送信号时,来干扰。传统的解决干扰的方法包括:采用正交的复用等;或将干扰信号当做噪声处理。显然,这的关联,因此,均非最优。在对干扰信道的研究究中,得到了很多关于干扰信道容量的结果,也出了相互干扰的用户间通过协作提高信道容量的如何最佳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提供了思路。干扰信1nX1n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源;;中继信道Chong-Motani-Garg容量界的前向解码可达性(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1期
2 张俊凯;;中继信道保密性能研究[J];信息技术;2010年01期
3 袁文文;郑宝玉;岳文静;;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双向中继信道估计[J];信号处理;2012年01期
4 朱松;王文博;程昱;彭木根;;异构与同构协同中继信道容量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宋沈煜;陈文;;多接入中继信道中的单中继选择[J];信息技术;2012年04期
6 邓志祥;王保云;郎非;;一类有信道状态的半确定性正交中继信道的容量[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11期
7 邓志祥;王保云;郎非;马亚燕;;一类高斯脏纸正交中继信道的容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王文益;吴仁彪;梁军利;;正交中继信道的信道容量及资源分配[J];电子学报;2010年04期
9 肖小潮;王臣昊;郑宝玉;;多普勒域上稀疏的双向中继信道估计[J];信号处理;2012年05期
10 袁妍;赵君喜;;噪声相关高斯双天线中继信道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进利;何晨;蒋铃鸽;;多源多中继信道容量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路姗;李颖;;双向中继信道的联合Turbo译码-网络编码算法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古金凤;赵生妹;;协作中继信道的容量分析和功率控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邓志祥;具有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信道容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石金晶;基于量子中继信道的量子安全通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朱松;基于Nakagami-m模型的协同中继性能分析与增强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陈紫强;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方案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建权;双向中继信道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蔡曦;非正交多址中继信道复数域网络编码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詹奇聪;喷泉码与极化码的改进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恩民;基于SWIPT的MIMO中继信道传输策略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张进军;双向无线中继信道MIMO-PNC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张晓青;无线中继信道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鲍静;带广义反馈的中继信道的可达安全速率与编码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元龙;无线中继信道下的网络空时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妍;噪声相关高斯双天线中继信道的可达速率和容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邱爱珍;无线中继信道上的降噪转发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贯荣;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估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路姗;Turbo码在无线双向中继信道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顾雅娟;中继信道容量分析和LDPC编码协作与卫星通信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1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81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