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稳态工况下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D63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滚筒式采煤机、截割机电传动系统及其无人化操作概述
1.2.1 滚筒式采煤机
1.2.2 截割机电传动系统
1.2.3 采煤机无人化操作研究现状
1.3 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现状
1.4 齿轮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1.4.1 平行轴齿轮动力学模型
1.4.2 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平行轴人字齿轮变速过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1 引言
2.2 变速过程人字齿轮动力学模型描述
2.3 啮合力、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计算
2.3.1 斜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分析
2.3.2 啮合力、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计算
2.3.3 误差激励的模拟
2.4 人字齿轮实例仿真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人字齿行星齿轮变速过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3.1 引言
3.2 内外啮合人字齿轮副的啮合力的计算
3.2.1 内外啮合人字齿轮副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3.2.2 内外啮合人字齿轮副啮合力的计算
3.3 变速过程人字齿行星齿轮动力学建模
3.3.1 动力学模型整体描述
3.3.2 内外人字齿轮副在动坐标系上的转化
3.3.3 动力学模型的运动方程
3.4 人字齿行星齿轮加速过程的仿真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突变载荷下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突变载荷下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4.2.1 直齿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
4.2.2 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4.2.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3 突变载荷下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4.3.1 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4.3.2 突变载荷下恒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非稳态工况下变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载荷下变速截割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5.2.1 直接转矩控制电机模型
5.2.2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5.2.3 不同载荷下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分析
5.3 变速过程的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
5.3.1 滚筒载荷模型
5.3.2 基于滚筒载荷模型的变速方案
5.3.3 不同变速过程的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台架实验与仿真研究
6.1 引言
6.2 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实验台构成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联轴器阻尼对机电动态特性的影响
6.3.2 稳态载荷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6.3.3 突变载荷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6.3.4 变速过程的实验结果分析
6.4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6.4.1 实验截割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6.4.2 冲击载荷下实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6.4.3 变速过程下实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论文总结与展望
7.1 本课题主要工作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马鹏程;秦大同;崔维隆;;采煤机变速截割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6年S2期
2 姚景全;;采煤机螺旋滚筒记忆截割控制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年06期
3 刘春生;陈金国;;基于单示范刀采煤机记忆截割的数学模型[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4 李晓豁;采煤机截割产尘的数学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李斌;;采煤机自适应截割关键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02期
6 王洪英,刘春生,王金波;采煤机镐形齿与刀形齿截割力试验分析[J];煤矿机械;2002年06期
7 崔楠楠;;一种应用于褶皱地质的采煤机截割控制技术研究[J];煤矿机电;2016年06期
8 刘进志;宋强;彭培英;;煤巷掘进机和采煤机新型振动截割机构的结构设计[J];矿山机械;2007年05期
9 马宇航;王薇;豆斌;;提高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截割能力的研究[J];煤矿机电;2012年02期
10 赵远;;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钊;非稳态工况下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机电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钱沛云;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及可靠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王苏彧;悬臂式掘进机记忆截割及自动截割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梁义维;采煤机智能调高控制理论与技术[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5 田劼;悬臂掘进机掘进自动截割成形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曾锐;滚筒式采煤机—高压水射流联合截割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李建刚;自动化掘进机仿形截割控制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魏晓华;悬臂式掘进机截割过程动态特性分析与性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韩斌慧;掘进机截割减速器作业载荷侵害分析及其阻尼缓冲方案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10 罗晨旭;滚筒采煤机开采含煤岩界面煤层截割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鹏程;采煤机变速截割传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潘健;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朱术林;煤岩截割试验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刘炜煌;截割头截割煤岩的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许延晖;露天连续剥离机截割装置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6 张艳军;基于逆虚拟激励法的掘进机截割机构的载荷识别[D];中北大学;2017年
7 沙永东;纵轴式掘进机截割不同对象的载荷模拟及优化设计[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许斌;新型悬臂掘进机振动截割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曹学涛;掘进机截齿截割煤岩的离散元仿真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10 姜健;掘进工作面截割粉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57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85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