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预失真的I/Q非平衡补偿和新型门控神经网络建模

发布时间:2021-04-07 13:59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是无线发射机前端主要的非线性器件。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因其良好的线性化性能、编程灵活、低成本等优势成为目前功放线性化的主流技术。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带宽、小型化,低成本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的DPD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带宽和低成本的趋势使得I/Q非平衡的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大带宽高峰均比的信号激励使得功放呈现更强更复杂的非线性和记忆效应。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研究了I/Q非平衡的补偿技术和低复杂度、高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行为建模问题。传统的I/Q非平衡补偿模型中大多都是只考虑发射链路中的正交调制非平衡(quadrature modulators imperfections,QMI),并没有考虑到反馈回路中存在的正交解调非平衡(quadrature demodulators imperfections,QDMI)。本文重点研究了反馈回路QDMI的补偿器模型,提出了一种迭代方法来精确求解DPD模型的参数。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到了大规模MIMO(Massive Multi-Input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数字预失真的I/Q非平衡补偿和新型门控神经网络建模


图2.2无记忆系统的AM-AM与AM-PM曲线??2.功放的动态失真??

示意图,实验平台,示意图,参数


?第3章IQ非平衡补偿???司的矢量信号收发器(PXIe-5646RVST),采样带宽为200MHz。VST产生的信??号经过一个线性驱动功放注入到待测器件即GaN功放中。整个系统由一台嵌入??式电脑(型号为PXIe-1082)控制。测试平台的结构图如图3.7所示。??输入信号选择一个带宽为45?MHz,峰均比为6.9?dB,?3载波的LTE信号,。??实验分以下六种情况去进行实验测试:??(1)传统DPD,发射和解调都不考虑I/Q非平衡;??(2)传统DPD,发射存在I/Q非平衡;??(3)传统DPD,解调存在I/Q非平衡;??(4)传统DPD-QMC,发射存在I/Q非平衡;??(5)提出的DPD-QDMC,解调存在I/Q非平衡;??(6)提出的DTO-QMC-QDMC,发射和解调同时考虑I/Q非平衡。??tg^ZIZZZZ^:?/?1?"?^?i??图3.7实验平台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正交调制非平衡(QMI)和正交解调非平衡(QDMI)在实验测??试中都是通过MATLAB编程实现的。在所有的测试中,正交调制和解调的I/Q??非平衡的大小均设置为g?=?0.1,0?=?5°及ey?=?0.002?-0.003)。设置的I/Q非平??衡各参数的值,虽然是固定值,但是经过射频链路后的非理想的模拟器件后,器??件本身的不平坦特性等都会使得所加的1/Q非平衡参数变成和频率相关的参数。??设定的参数值是在实际应用中观测到的典型值[1G7]。图3.1中FIR滤波器的参数??设置为//⑵=A⑵=HQ(z)?=?0.01?+?z-1?+0.012—2[丨08】。注意当丑七)参⑵??不相同时,本质上和馬(z)?=?i^

线性化,功率谱密度,性能,情况


?第3章IQ非平衡补偿???参数设置为非线性阶数欠=8,记忆深度M?=?4。对于(4)和(6)两组测试,采??用了改进DVR模型[51]作为DPD-QMC级联模型。??经过不同DPD模型修正后的线性化性能对比结果如图3.8所示。详细的??NMSE和ACPR参数对比如表3.1所示。从图3.8和表3.1可见,当存在QMI和??QDMI这些非平衡因素时传统DPD的线性化性能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恶化。当引??入的DPD-QMC级联模型后,可以发现QMI的影响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当引??入DPD-QDMC模型后而QDMI的影响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补偿。这一结论通过??对比(5),㈧和⑴组的测试结果很容易得到验证。??-20?I?I?i?I?I?I?I?I??A?■?case?1?||???3〇?_?-豐-case?2????????????-.....?-??^?case?3??X?■-£}■■■_?case?4??男?case?5??;-40?.?cases?'??(0??S?l?!?:??__?*50?;??co??§?I??|.6Q?.......I;..........?;?v^w_?I???I???80T!?1?'?'?'?1?'?1?1??-80?-60?-40?-20?0?20?40?60?80??Frequency?(MHz)??图3.8经过不同DPD修正后的功率谱密度对比??表3.1不同情况下的DPD线性化性能对比??ACPR(dBc)?^??NMSE(dB)?J?EVM(%)??(-/+45MHz)??w/o?DP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5G的Massive MIMO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曾挚.  中国新通信. 2018(14)

博士论文
[1]先进数字预失真理论及应用[D]. 王昊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宽带/双频数字预失真研究[D]. 杨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OFDM系统中IQ不平衡和功放非线性校正方法研究[D]. 范琳琳.浙江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23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123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