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金属波导结构的光学超衍射极限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维金属波导结构的光学超衍射极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的传播常数大于自由空间中光的传播常数,并且具有超强的光场局域特性,其在光学超衍射极限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研究组的兴趣。基于金属波导结构的超透镜能够实现超衍射极限成像,多层金属波导结构中可以对光进行超衍射极限尺度上的操控,同时金属波导中的SPPs能够形成超衍射极限的干涉。相对于其他SPPs结构而言,金属波导结构更简单,更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本文结合SPPs理论与有限元算法,研究了基于二维SPPs金属波导结构的光学超衍射极限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括如下:利用SPPs波导理论研究了基于单层金属波导的超透镜超衍射极限成像,并提出一种抑制成像畸变的方法。我们利用SPPs波导理论分析了分辨率、成像畸变与SPPs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损耗大的SPPs模式能够抑制成像畸变,有效提高成像质量。我们提出通过增加近场超透镜周围介质折射率,增强了SPPs模式的损耗,从而达到提高分辨率、抑制成像畸变的目的。利用有限元算法的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我们分析了“折射率匹配条件”的不足。我们将量子力学中的宇称-时间对称势概念引入到基于多层金属波导的超透镜中,实现了对其中SPPs模式的调控,进而达到抑制超衍射极限成像畸变的目的。宇称-时间对称势通过电介质层折射率的调制而实现。我们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方法计算了具有不同宇称-时间对称势的超透镜中SPPs模式的本征谱。结果显示增加宇称-时间对称势将使SPPs模式的实数本征谱收缩,复数本征谱拓宽且SPPs模式的损耗增大。利用有限元算法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宇称-时间对称势,能够有效抑制超衍射极限成像结果中的副峰、旁瓣等畸变现象,提高成像质量。将多层金属波导结构视为整体时,其具有各向异性的等效介电常数。根据等效介质理论,我们研究了多层金属波导结构的超衍射极限能力与其中结构、材料参数、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只有多层金属波导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满足双曲线型色散关系时,才具有超衍射极限的能力。我们利用等效介质理论研究了光在多层金属波导结构中的超衍射极限聚焦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不同的双曲线型色散关系的多层金属波导中,超衍射极限聚焦表现出相反的色差特性。我们通过有限元算法的数值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多层金属波导结构具有将两种波长的入射光聚焦于同一位置的能力。多层金属波导结构中SPPs模式的激发和电磁场之间的强耦合,使其具有在超衍射极限尺度实现光调控的能力。我们从耦合波方程出发,研究了多层金属波导阵列中的超衍射极限聚焦现象。利用耦合波方程的解析式推导了多层金属波导阵列中电磁场耦合系数和传输角度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式。理论公式表明,光在多层金属波导阵列中的超衍射极限聚焦焦距随着波长增加而变大,与传统抛物线型微纳透镜具有相反的色差特性。有限元算法得到的数值仿真结果与耦合波方程得到的结果一致。金属波导结构中的SPPs模式能够产生超衍射极限的干涉条纹。我们利用周期金属光栅结构激发三种不同的金属波导中的SPPs,实现了超衍射极限干涉。为了提高金属波导中SPPs超衍射极限干涉场的强度和分布均匀度,我们研究了金属光栅狭缝结构的宽度和深度对金属波导中干涉场的影响。针对两种简单的金属波导中超衍射极限干涉,我们利用有限元算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通过调制金属光栅狭缝的宽度和深度可以实现对金属波导中干涉场质量的优化。利用SPPs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当金属光栅狭缝的宽度和深度满足SPPs腔共振时,光栅下的金属波导中的超衍射极限干涉场强度增大且分布均匀度得到优化。这种方法能够改进基于SPPs金属波导的超衍射极限干涉光刻技术。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 超透镜 超材料 超衍射极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52;O43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1章 绪论15-30
- 1.1 超衍射极限现象及相关技术15-16
- 1.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局域特性16-18
- 1.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结构的超衍射极限研究进展18-24
- 1.4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结构超衍射极限现象的研究方法24-26
- 1.5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26-30
- 第2章 超透镜成像理论30-41
- 2.1 引言30-31
- 2.2 超透镜的光学传递函数和金属波导理论31-35
- 2.2.1 光学传递函数31-32
- 2.2.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波导理论32-33
- 2.2.3 光学传递函数与金属波导理论的等价性33-35
- 2.3 超透镜的超衍射极限成像35-37
- 2.3.1 超透镜成像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理论35-36
- 2.3.2 超透镜的超衍射极限成像36-37
- 2.4 超透镜结构周围介质对成像的影响37-40
- 2.4.1 透镜周围介质折射率与分辨率的关系37-39
- 2.4.2 折射率匹配条件39-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3章 宇称-时间对称的超透镜41-53
- 3.1 引言41
- 3.2 光学中的宇称-时间对称性41-43
- 3.3 宇称-时间对称的多层金属-电介质结构中的折射现象43-46
- 3.4 宇称-时间对称的超透镜46-52
- 3.4.1 具有宇称-时间对称势的超透镜46-48
- 3.4.2 宇称-时间对称势对超透镜结构本征谱的作用48-50
- 3.4.3 宇称-时间对称势对超衍射极限成像的影响50-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第4章 多层金属-电介质结构中超衍射极限聚焦的色差现象53-67
- 4.1 引言53-54
- 4.2 等效介质理论和超衍射极限54-58
- 4.2.1 多层结构的均匀化54-55
- 4.2.2 多层结构超衍射极限的物理基础55-56
- 4.2.3 多层结构的超衍射极限成像56-58
- 4.3 多层金属波导中的超衍射极限聚焦58-65
- 4.3.1 超衍射极限聚焦现象58-59
- 4.3.2 多层金属波导结构的色散特性59-61
- 4.3.3 多层金属波导结构中超衍射极限聚焦色差现象61-64
- 4.3.4 多层金属波导结构的双波长聚焦64-65
- 4.4 本章小结65-67
- 第5章 金属波导阵列中超衍射极限聚焦的反常色差现象67-80
- 5.1 引言67-68
- 5.2 周期金属纳米波导阵列68-71
- 5.2.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68-69
- 5.2.2 波导耦合69-71
- 5.3 光在金属纳米波导阵列中超衍射极限聚焦现象71-79
- 5.3.1 金属纳米波导阵列结构的色散特性71-73
- 5.3.2 光在金属纳米波导阵列中的传播73-76
- 5.3.3 金属纳米波导阵列中的超衍射极限聚焦76-79
- 5.4 本章小结79-80
- 第6章 金属光栅衍射在金属波导结构中产生超衍射极限干涉80-93
- 6.1 引言80-81
- 6.2 金属光栅衍射与超衍射极限81-86
- 6.2.1 金属光栅表面的超衍射极限干涉82-83
- 6.2.2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结构中的超衍射极限干涉83-85
- 6.2.3 金属波导阵列结构中的超衍射极限干涉85-86
- 6.3 光栅狭缝腔共振提高金属波导中超衍射极限干涉条纹质量86-91
- 6.4 本章小结91-93
- 结论93-96
- 参考文献96-10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106-109
- 致谢109-110
- 个人简历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万春,文舸一,王家礼;任意截面金属波导截止波数的边界元解法[J];通信学报;1986年02期
2 黄琳;相交园截面直金属波导的模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3 徐荣青,夏厚勤,郑启光;离散化方法计算双弯曲金属波导的传输效率[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石智伟,郭旗,徐文成;对称平面单轴晶体金属波导的模式场(1)[J];光子学报;2001年11期
5 唐伟民;王正岭;姜文帆;;亚波长金属波导的光传播和干涉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13年04期
6 徐秋燕;;二维金属波导阵列的亚波长自聚焦效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胡雪瑶;陈跃刚;吴次南;;金属波导阵列聚焦和分束器的设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12期
8 曹庄琪;陆海峰;李红根;邓晓旭;沈启舜;;亚毫米尺度双面金属波导的超高阶模及其滤波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陈荣发,赵毅红,戴国钧;金属波导膜厚测量仪的研制[J];真空;2002年02期
10 李继军;陈海燕;;通信波段金属包覆波导传播特性研究[J];应用光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万春;文舸一;;任意截面均匀填充金属波导截止波数的边界元解法[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2 何雅兰;何金龙;刘平安;;低损耗太赫兹镀膜金属波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正岭;印建平;;利用空心金属波导的原子单模波导[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向丽;尹亚玲;夏勇;印建平;;一种采用空心金属波导产生矢量空心光束的新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5 曹庄琪;陆海峰;李红根;邓晓旭;沈启舜;;亚毫米尺度双面金属波导及其超高阶模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袁文;桑明煌;郭琴;况庆强;;亚毫米尺度磁流体波导窄带滤波特性[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建龙;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内表面等离子体传输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建龙;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内表面等离子体传输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国玺;亚波长金属波导中的表面等离子体特性和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萌;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的原子导引及其空心光束的产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维金属波导结构的光学超衍射极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2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