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测量与无源定位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9:05

  本文关键词:时差测量与无源定位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时差定位技术是无源定位技术的一重要分支,传统的时差定位技术通常采用间接定位法,也即首先测量目标所辐射或反射的信号到达不同观测站间的时差,然后利用该时差测量值建立定位方程组解算目标位置。在间接定位法中,时差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最终目标定位性能。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时差测量技术。此外,随着集成电路运算能力的增强,计算负荷较大的具有较高定位精度的直接定位技术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直接定位方法直接利用观测信号估计出目标位置,避免了间接定位法中原本存在约束关系的中间参数估计与位置解算两过程独立执行所导致的定位性能损失。于是本文随后研究了直接定位方法。下面将从时差测量与直接定位方法两个方面简要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贡献。1.在多径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利用归一化互谱的子空间高分辨率时差估计算法,该方法不需要估计辐射源信号的波形或功率谱,提高了高分辨时延估计算法的运算效率。2.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多站观测信号进行频域盲波束形成的宽带信号时差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定位几何结构对真实时差的约束关系提高了时差估计在低信噪比下的精度。3.推导了系统时钟频率相位误差下的时差估计CRLB与系统时钟相位噪声下的时差估计CRLB,这些结论不但为提高时差估计性能指明方向,也为时差定位系统中根据系统时差测量精度指标选择时钟器件提供了依据。4.在非相干接收下,提出了混频误差与时差联合估计的方法,进一步考虑到混频时钟与采样时钟源自于同一系统时钟的特性,提出了系统时钟误差与时差最大似然联合估计的方法,误差与时差联合估计的方法不但提高了时差估计性能,而且误差估计结果还能用于时钟校准。5.面对多径传播与非相干接收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Gibbs采样的多径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不但多径时延估计精度优于传统方法,而且还能准确估计出多径数。6.提出了基于最小化联合熵的平坦谱信号直接位置确定算法,其定位精度虽不及最大似然直接位置确定算法,但优于传统的间接定位法,且该方法的分辨率高于最大似然直接定位法。7.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直接位置确定算法,该算法依据梯度下降原理自动寻找辐射源位置,降低了搜索类直接定位法的运算量,同时该算法还能揭示出不同基带观测信号间的信噪比关系。
【关键词】:时差测量 无源定位 直接位置确定 时频同步 多径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1.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缩略词表12-15
  • 第一章 绪论15-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5-16
  • 1.2 辐射源定位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16-19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9-21
  • 第二章 时差估计理论与算法21-50
  • 2.1 时差估计的分辨率21-23
  • 2.2 时差估计的CRLB23-28
  • 2.2.1 单径模型下的CRLB23-25
  • 2.2.2 多径模型下的CRLB25-28
  • 2.3 AM与FM信号时差估计讨论28-32
  • 2.3.1 AM信号28-30
  • 2.3.2 FM信号30-32
  • 2.4 频域高分辨时差测量算法32-35
  • 2.5 基于归一化互谱的高分辨时差测量算法35-37
  • 2.6 时域盲波束形成与时差测量37-40
  • 2.7 基于频域盲波束形成的时差测量算法40-43
  • 2.8 仿真结果43-48
  • 2.8.1 高分辨时差估计方法仿真结果44-46
  • 2.8.2 基于盲波束形成的时差估计方法仿真结果46-48
  • 2.9 本章小结48-50
  • 第三章 时延估计中的非理想因素分析50-78
  • 3.1 时差估计中的非理想因素50-52
  • 3.2 时频同步误差对时差估计的影响52-62
  • 3.2.1 混频本振频率相位一致性误差52-55
  • 3.2.2 异地采样频率一致性误差55-56
  • 3.2.3 时间标记与误差分析56-59
  • 3.2.4 仿真结果59-62
  • 3.3 相位噪声与时延估计的CRLB62-73
  • 3.3.1 相位噪声下时差测量模型62-64
  • 3.3.2 相位噪声对相关峰的影响64-66
  • 3.3.3 相位噪声与加性噪声下的CRLB66-71
  • 3.3.4 仿真比较71-73
  • 3.4 时频同步误差对双基MIMO雷达距离测量的影响73-77
  • 3.4.1 理想时频同步下双基MIMO距离测量的CRLB73-75
  • 3.4.2 非理想时频同步下双基MIMO距离测量的CRLB75-76
  • 3.4.3 仿真结果76-77
  • 3.5 本章小结77-78
  • 第四章 混频及采样误差下的时延估计78-109
  • 4.1 混频误差下的近似最大似然时差估计算法78-83
  • 4.1.1 近似最大似然估计78-80
  • 4.1.2 二维搜索方法80-81
  • 4.1.3 一维搜索方法81-83
  • 4.2 混频与采样误差下的最大似然时延估计算法83-88
  • 4.2.1 算法假定与信号模型83-86
  • 4.2.2 时钟误差与时延的联合最大似然估计86-88
  • 4.3 混频及采样误差与时延估计的CRLB88-95
  • 4.4 基于Gibbs采样的多径时延估计算法95-100
  • 4.4.1 非相干接收下基于Gibbs采样的时延估计算法96-99
  • 4.4.2 多径数的确定99-100
  • 4.5 仿真结果100-108
  • 4.5.1 混频误差下AML算法仿真100-101
  • 4.5.2 混频与采样误差下最大似然时延估计算法仿真101-105
  • 4.5.3 基于Gibbs采样的多径时延估计算法仿真105-108
  • 4.6 本章小结108-109
  • 第五章 基于最小联合熵的直接定位109-122
  • 5.1 最大似然直接定位算法109-110
  • 5.2 最小联合熵直接定位算法110-113
  • 5.3 直接定位的CRLB113-116
  • 5.4 仿真结果116-120
  • 5.5 本章小结120-122
  • 第六章 自适应直接定位122-139
  • 6.1 自适应直接定位算法122-126
  • 6.2 自适应直接定位算法性能分析126-131
  • 6.2.1 稳态性能分析126-130
  • 6.2.2 计算复杂度比较130-131
  • 6.3 仿真结果131-138
  • 6.4 本章小结138-139
  • 第七章 间接定位与直接定位性能比较分析139-154
  • 7.1 间接定位中的模糊消除139-142
  • 7.2 间接定位精度分析142-151
  • 7.2.1 时差定位的精度分析142-147
  • 7.2.2 时差定位的GDOP仿真147-151
  • 7.3 间接定位与直接定位精度的几何分布仿真比较151-152
  • 7.4 本章小结152-154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154-157
  • 8.1 全文总结154-155
  • 8.2 工作展望155-157
  • 致谢157-158
  • 参考文献158-168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68-1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东;王秀峰;;基于802.11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07期

2 王群芳;敖发良;;基于编码的透明光网络故障定位算法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9年03期

3 柯栋;张幼明;;高精度系统时钟下的相对定位算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4 高森;张曦煌;;一种分布式无线感应网定位算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0期

5 张卫杰,龙腾;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析定位算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顾三春;胡泽;;一种改进型设备故障定位算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5期

7 王君;高晓光;;多雷达站组合三角定位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11期

8 刘玉军;房爱忠;何渝兰;杨洪路;;移动网络相对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10期

9 郭亚丽;韩焱;;基于时延和迭代法的目标定位算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4期

10 李华龙;许孟春;;双/多站定位算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国林;陈娜;郭伟;;3G系统中移动用户定位算法研究综述[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帅;牛长流;刘小虎;胡太强;;基于距离无关的WSN定位算法研究[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李昕;史俊波;郭际明;;BeiDou/GPS组合定位算法研究及初步结果[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4年

4 何平安;杨燕思;范若;;基于曲面拟合相关法的十字丝目标中心定位算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刘丽坤;徐玉滨;;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LSE-Taylor联合定位算法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6 秦念庆;王雷;刘莎;;基于迭代Tikhonov正则化方法的WSN多边定位算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秦念庆;王雷;刘莎;;基于迭代Tikhonov正则化方法的WSN多边定位算法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森;时差测量与无源定位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傅韬;基于测量报告的移动终端定位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勇;RFID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洪;半分布式TOA-DOA多点协同定位算法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涛;物联网短距离无线定位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小建;无基础设施WiFi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5 余政;基于超声波路径的椭圆交集定位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曾光;室内精确定位算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朱江波;基于电信号匹配的移动定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冷爽;无线网络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俱莹;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赵庆伟;基于WSN的煤矿井下定位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时差测量与无源定位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4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