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发布时间:2021-12-28 08:10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更是主权国家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挑战时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民族精神事关思想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就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积极的国家形象塑造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支撑,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论文从如何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现实的任务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促进。文章从研究二者之间通用的特色符号、相同的主要载体、公用的传播渠道和相通的实现路径出发,找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

【文章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3 页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理论暴础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
        1.4.2 习近平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论述
        1.4.3 符号学原理
        1.4.4 建构主义理论
2 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概述
    2.1 国家形象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
        2.1.2 国家形象的构成
        2.1.3 国家形象的特性
        2.1.4 国家形象的功能
    2.2 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2.2.1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
        2.2.2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2.2.3 国家形象塑造的载体
        2.2.4 国家形象塑造的途径
    2.3 民族精神
        2.3.1 民族精神的概念
        2.3.2 民族精神的特征
        2.3.3 民族精神的功能
    2.4 民族精神培育
        2.4.1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2.4.2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
        2.4.3 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
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统一
    3.1 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3.1.1 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形象大厦的柱石
        3.1.2 民族精神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2 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3.2.1 重大国家行为能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3.2.2 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
    3.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一致性
        3.3.1 特色符号通用——标识与象征
        3.3.2 主要载体相同——国民和产品
        3.3.3 部分渠道共用——交流与传播
        3.3.4 实现路径相通——接受与认同
    3.4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共生共进
        3.4.1 民族精神渗透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全过程
        3.4.2 国家形象塑造源自民族精神的凝聚
        3.4.3 二者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演变及现状
    4.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1.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4.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
        4.2.1 境外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4.2.2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4.2.3 外国来华人员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4.3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表现
        4.3.1 经济高速发展和民族精神弱化之间的落差
        4.3.2 制造大国和品牌小国之间的巨大反差
        4.3.3 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的“游客丑闻”频频曝光
    4.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
        4.4.1 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挑战
        4.4.2 西方媒体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造成压力
        4.4.3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5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5.1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5.1.1 准确定位——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融合
        5.1.2 整体规划——坚持形象塑造和精神培育同步
        5.1.3 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结合
        5.1.4 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
    5.2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5.2.1 深刻诠释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5.2.2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5.2.3 用文明中国人为国家形象代言
        5.2.4 积极的国际行动彰显中国担当
6 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
    6.1 扎深中华根——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1 提取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2 挖掘中国符号里的文化内涵
        6.1.3 为传统元素赋予新时代精神
    6.2 亮出好声音——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6.2.1 观念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6.2.2 内容创新——从“政治”到“生活”
        6.2.3 方式创新——从“单一”到“多元”
    6.3 凝聚中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1 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2 自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3 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6.4 传递中国梦——以和谐之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6.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4.2 “和谐”是中国梦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
        6.4.3 人类命运共同体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武术提振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 [J]. 侯连奎,姜丽敏.  中华武术(研究). 2019(10)
[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从动能转化到势能提升 [J]. 杨越明.  对外传播. 2019(09)
[3]全球治理语境下的中国形象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舆情为例 [J]. 侯迎忠,付阳,张天艺.  对外传播. 2019(09)
[4]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印象研究——《2017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一 [J]. 杨越明,藤依舒.  对外传播. 2018(08)
[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精神 [J]. 李德全,杨全海.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5)
[6]价值论视阈中的中国梦主体立场研究 [J]. 曾繁亮.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01)
[7]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的价值论析 [J]. 黄蓉生,赵成林.  长白学刊. 2018(01)
[8]符号学视域下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策略分析——以《中国进入新时代》为例 [J]. 熊皇.  当代电视. 2017(12)
[9]中国精神的内涵、本质及其培育研究 [J]. 张瑜.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01)
[10]从《集结号》到《战狼》: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效传递与观众欲望的隐秘缝合 [J]. 刘帆.  电影艺术. 2016(04)

博士论文
[1]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D]. 侯莲梅.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研究[D]. 王孝如.东北师范大学. 2018
[3]中国精神教育研究[D]. 魏泳安.兰州大学. 2017
[4]马克思精神观研究[D]. 徐海峰.辽宁大学. 2016
[5]当代大学生精神追求引导研究[D]. 凌石德.湖南师范大学. 2015
[6]权力与声誉[D]. 王珏.复旦大学. 2006
[7]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 孙其华.南京师范大学. 2005
[8]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 胡孝红.武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 袁泽翔.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韩国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D]. 朱玲.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国家形象网络传播策略研究[D]. 夏后裔.电子科技大学. 2008
[4]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培育[D]. 张月梅.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3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553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