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2-01-19 11:38
  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美军TSAT系统组成示意图[1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空间信息网与空间通信网的区别与联系

空间信息,通信网,空间化,信息网络


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22与空间通信网不同,一般意义上认为,除了具备空间通信网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递的功能之外,空间信息网络还集成了卫星导航和信息获取等基础层功能,同时,还具备信息服务层和系统应用层的功能;即,空间信息网络既能提供信息传输通道,也能提供信息服务,如图2.2和图2.3所示。从协议栈来看,空间通信网只涉及下三层协议,而空间信息网络涉及整个协议栈。从对信息的理解看,通信网只是为端到端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通道,不理解信息的含义;而信息网既能提供信息传输通道,也能提供信息服务,即能够理解信息,并具有必要的存储、处理和服务功能。图2.2空间信息网与空间通信网的区别与联系图2.3空间信息网各层的划分空间信息网络可以认为是空间系统的网络化、通信网络的信息化以及信息网络的空间化,分别体现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首星上天,要让全球永不失联[J]. 韩沁珂.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01)
[2]卫星通信与地面5G的融合初探(一)[J]. 汪春霆,李宁,翟立君,卢宁宁.  卫星与网络. 2018(09)
[3]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问题研究[J]. 姜燕丽,刘晓娟,张雪梅,何广乐,李婷婷.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8)
[4]低轨卫星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 张更新,揭晓,曲至诚.  物联网学报. 2017(03)
[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J]. 肖龙龙,梁晓娟,李信.  通信技术. 2017(06)
[6]空间骨干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J]. 梁俊,胡猛,管桦,熊健,肖楠,刘玉磊.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7]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J]. 张平,秦智超,陆洲.  中兴通讯技术. 2016(04)
[8]基于分布式星群的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王敬超,于全.  中兴通讯技术. 2016(04)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J]. 吴曼青,吴巍,周彬,陆洲,张平,秦智超.  卫星与网络. 2016(03)
[10]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展望[J]. 吕子平,梁鹏,陈正君,韩淼.  卫星应用. 2016(01)

博士论文
[1]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李鹏绪.北京邮电大学 2019
[2]空间信息网络拥塞控制与路由研究[D]. 郭超.北京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DTN的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周建国.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无线网络中物联网业务入网建模与特性分析研究[D]. 张洁.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北斗/GPS位移实时监测技术研究[D]. 何力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基于SDN的天地一体化存储网络技术研究[D]. 宋佳.北京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96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596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