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传输速率调度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21:03

  本文关键词: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传输速率调度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各种无线设备不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其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无线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能量自供给技术与无线传输速率调度技术分别从“开源”与“节流”两个角度解决无线设备能耗问题。能量自供给是指无线设备从环境中采集能量,是一种新兴的能源解决方案,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无线传输速率调度是指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调整传输速率,以慢速传输减小通信能耗、以高速传输减少延迟。将两者相结合,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速率调度算法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低延迟、低能耗、高传输量。然而,低延迟意味着高传输速率,那么必然带来高能耗;反之亦然。所以上述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如何为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在能耗、延迟、传输量三者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已有工作针对能量自供给设备的速率调度研究,都单纯以最大化数据传输量为目标,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在无线传输中,通信信道往往被多个应用共享,信道上的数据报文具有各自独立的传输延时约束,但最大化传输量的目标无法满足不同应用传输延时约束。其次,传统电池供电设备速率调度问题考虑到数据报文具有独立传输延时约束,但是已有的算法无法处理后到达的数据报文具有更为紧急的延时约束的情况。最后,在移动数据传输中,由于传输距离时刻变化,传输功率与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也时刻变化,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是在移动传输中最大化数据传输量;目前最好的研究结果是近似算法,是否存在直接计算最大数据传输量的最优算法尚无定论。针对上述不足,本文分别研究了如下问题。首先,在能量自供给设备速率调度问题中引入传输延时约束,该问题本质是给定数据量和延时,最小化能耗。为此,本文提出截断方法、截除能耗高峰,并通过迭代计算最优速率调度。其次,研究电池供电设备节能速率调度问题,其本质是在无能量自供给时,在数据传输量和延时约束下最小化能耗。本文创立新型数据区间关键概念,通过反复寻找密度最大数据区间计算最优解。再次,研究移动传输中能量自供给设备数据量最大化问题,其本质是给定能耗约束,最大化数据传输量。本文设计水箱技术结合动态规划进行调度,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最优解。最后,本文开发了一套调度工具原型系统、封装支持标准函数调用的动态链接库。本文通过“开源”与“节流”两种技术解决无线设备的能耗问题。在研究中为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设计的传输速率调度算法,具有低延迟、低能耗、高传输量三者平衡的特点。由于无线设备的广泛使用,该算法推广后,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能量自供给 无线传输 速率调度 传输延时约束 移动汇聚节点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26
  • 1.1 研究背景14-16
  • 1.1.1 无线传输速率调度技术15
  • 1.1.2 能量自供给技术15-16
  • 1.2 研究挑战、问题与意义16-19
  • 1.2.1 研究挑战16-17
  • 1.2.2 研究问题与意义17-19
  • 1.3 相关工作和研究现状19-23
  • 1.3.1 处理器动态电压调整(DVS)技术19
  • 1.3.2 静止传输时电池供电设备节能速率调度19-20
  • 1.3.3 静止传输时能量自供给设备能量高效调度20-21
  • 1.3.4 移动传输中能量自供给设备数据量最大化21-22
  • 1.3.5 研究现状总结与研究思路22-23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23-25
  • 1.4.1 研究目标23-24
  • 1.4.2 研究内容24-25
  • 1.5 论文组织结构25-26
  • 第2章 静止传输时电池供电设备节能速率调度26-52
  • 2.1 引言26-27
  • 2.2 系统模型和问题定义27-29
  • 2.2.1 数据集及其延迟约束27-28
  • 2.2.2 系统模型28-29
  • 2.2.3 问题定义29
  • 2.3 密度最大区间优先(DIF)策略29-41
  • 2.3.1 最优速率策略的基本性质29-31
  • 2.3.2 数据区间和密度最大区间31-33
  • 2.3.3 密度最大区间优先(DIF)策略33-41
  • 2.4 具体数据报文最优调度41-44
  • 2.5 在线策略和仿真结果44-50
  • 2.5.1 有的在线策略44-45
  • 2.5.2 密度指导的降温策略45-48
  • 2.5.3 仿真结果48-50
  • 2.6 本章小结50-52
  • 第3章 静止传输时能量自供给设备能量高效调度52-76
  • 3.1 引言52-53
  • 3.2 问题定义53-56
  • 3.3 带有公共截止时间的数据报文最优速率调度56-60
  • 3.3.1 最优速率调度的基本性质56-57
  • 3.3.2 “截断”方法57-60
  • 3.4 带有独立截止时间的数据报文最优速率调度60-65
  • 3.4.1 最优性质60-61
  • 3.4.2 截断方法的一般化61-65
  • 3.5 离散速率调度的框架65-67
  • 3.6 传输吞吐量最大化67-68
  • 3.6.1 公共截止时间的情况67-68
  • 3.6.2 独立截止时间的情况68
  • 3.7 动态联机算法和仿真实验68-71
  • 3.7.1 动态联机算法69-70
  • 3.7.2 仿真实验设置70
  • 3.7.3 仿真结果70-71
  • 3.8 详细证明和补充信息71-74
  • 3.8.1 “ZM速率调度算法”的简短介绍71-73
  • 3.8.2 引理3.3的证明73
  • 3.8.3 定理3.3的证明73-74
  • 3.8.4 定理3.4的证明74
  • 3.9 本章小结74-76
  • 第4章 移动传输中能量自供给设备数据量最大化76-92
  • 4.1 引言76-77
  • 4.2 问题定义77-79
  • 4.3 静态离线最优算法79-87
  • 4.3.1 单传感器DCMM问题和凸规划建模79-82
  • 4.3.2 水箱技术82-83
  • 4.3.3 计算水位的算法83-85
  • 4.3.4 一般化的DCMM问题的最优解85-87
  • 4.4 动态联机分布式算法87-88
  • 4.5 算法性能评估88-91
  • 4.5.1 仿真设置88-89
  • 4.5.2 仿真结果89-91
  • 4.6 本章小结91-92
  • 第5章 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传输速率调度工具原型系统92-106
  • 5.1 系统简介92-93
  • 5.1.1 系统需求92-93
  • 5.1.2 系统目标与组成93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93-98
  • 5.2.1 系统总框架93-94
  • 5.2.2 系统总体流程图94-95
  • 5.2.3 静止电池调度模块设计95-96
  • 5.2.4 静止自供给调度模块设计96
  • 5.2.5 移动自供给调度模块设计96-97
  • 5.2.6 执行与结果展示模块设计97-98
  • 5.3 系统应用示例98-104
  • 5.3.1 系统组成与逻辑关系98
  • 5.3.2 系统主界面98
  • 5.3.3 静止场景构建98-99
  • 5.3.4 移动场景构建99-100
  • 5.3.5 参数配置100-101
  • 5.3.6 调度运算101
  • 5.3.7 结果展示101-104
  • 5.4 本章小结104-10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106-110
  • 6.1 论文总结106-107
  • 6.1.1 静止传输时电池供电设备节能速率调度(第2章)106
  • 6.1.2 静止传输时能量自供给设备能量高效调度(第3章)106
  • 6.1.3 移动传输中能量自供给设备数据量最大化(第4章)106-107
  • 6.1.4 传输功率调度工具原型系统(第5章)107
  • 6.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107-110
  • 参考文献110-114
  • 致谢114-116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116-118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18-120
  • 作者简介120-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涛,张群,孙肃清;关于炼钢厂重调度问题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2004年06期

2 张居阳 ,礼欣 ,孙吉贵;基于约束的调度研究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3期

3 刘琳;谷寒雨;席裕庚;;工件到达时间未知的动态车间滚动重调度[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黄峰;丁亚武;;人机协同模式下的手工调度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5 郭艳东;黄敏;王庆;;锁定初始调度的紧急工作单机重调度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姜洋;孙伟;丁秋雷;张旭;;考虑行为主体的单机调度干扰管理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4期

7 李向军,王书振;网络化集成制造模式下调度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王中杰,吴启迪,有杰;基于多目标的半导体生产线满意调度[J];控制与决策;2002年06期

9 李云峰;凌晓冬;武小悦;;调度问题中的冲突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年06期

10 徐群岭;;基于免疫优化的公交驾驶员调度问题[J];计算机工程;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更;涂凍生;马海涛;;单机拖后时间总和问题交付期扰动时最优调度不变范围的一种求法[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2 刘海龙;黄小原;;总的未完工费用最小的多机调度问题[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沈吟东;曾西洋;;公共交通驾驶员调度的复杂性及解决方法[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李兵;蒋慰孙;;Job shop问题的建模及调度[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海星;申金升;;智能蚁群算法解决公交区域调度问题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成尧;汪定伟;;模糊加工时间的单机调度问题[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齐向彤;涂奉生;;双交付期E/T调度问题[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吴斌;方叶祥;崔志勇;;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越库调度问题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方涛;吴受章;;FMS的自适应调度:结构与算法研究[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刘兴初;赵千川;郑大钟;;具有不同准备时间和交付期的单机E/T调度问题研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贾科华;火电机组叫苦调度不合理[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高芳;牵住“牛鼻子” 巧解“推进难”[N];湖南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鹏;具有分段恶化效应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调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元野;基于图着色模型的零担物流调度优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雪松;模糊环境下若干单机批加工调度问题的模型及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汤雅连;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5 周理;高效可重构阵列计算: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与程序映射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冯大光;一类批处理机调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孟盈;钢铁企业并行批生产决策与调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杨磊;内容网络中内容调度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李亚志;流水制造单元调度智能优化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10 丁宁;若干调度问题的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调度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冯卓鹏;重载运输卸车组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崔雪源;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航班着陆调度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翠;基于超图模型和相继干扰消除的链路调度问题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勇;带拒绝和释放时间的单机批调度问题[D];山东大学;2015年

6 吴凡;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风电-火电机组组合调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赵虎;MTO模式下的制造企业稳健型调度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8 吉佳红;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改进及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9 周超;柔性作业车间批量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10 赵兴野;工序顺序柔性作业车间描述与调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能量自供给无线设备传输速率调度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442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