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7: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场景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外热成像 非均匀性 空时结合 拟合 反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夜间监视、森林防火监控、海洋搜救、海洋污染监测、军事目标侦查等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迫切需要高分辨率,高温度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从而完成传统遥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但红外探测器中探测像元两两之间相互独立,其响应具有非均匀性,图像上存在固定样式噪声。通过非均匀性校正去除图像上的固定样式噪声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灵敏度,研究表明:非均匀性每降低0.013%,可以提升热灵敏度10mk。同时像元的响应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如环境温度、偏置电压等因素,导致固定样式噪声具有时变性,增加了非均匀性校正的难度。 为了去除时变的固定样式噪声,国内外研究学者已提出了大量的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但现有算法存在实时性差、鲁棒性差、易产生鬼影等问题。未见有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得到实际应用的报道。本文针对凝视型与扫描型两种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在兼顾算法实时性的情况下,重点解决传统的场景非均匀性算法鲁棒性差、易产生鬼影的问题,从而提高成像热灵敏度,为高灵敏度红外热像仪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在凝视型红外热成像中,本文针对传统场景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在图像的边缘纹理区域会产生鬼影的问题,从红外热传导效应出发,分析红外图像的局部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结合停止门限的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将产生鬼影的风险降至最低。算法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空间相关性检测局部均匀区域;通过时域帧间运动检测前后帧是否存在变化;提出空时结合的判决门限,只有在帧间存在运动的局部均匀区域才允许更新校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地抑制鬼影,非均匀性从0.09%降低至0.057%,高热灵敏度提高了约22mk。 在扫描型红外热成像中,针对连续红外视频,利用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点具有相同的非均匀性这一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通过在图像的每一行构建校正前后的广义方程组,从而找出非均匀性校正系数的自适应迭代方向并进行更新。实现了全局和局部运动场景视频的非均匀性校正处理。与传统的场景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相比,粗糙度降低了15%至20%不等。针对单帧红外图像上的条纹非均匀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ndweber迭代的去条纹非均匀性的算法,通过求解反问题找到最优的非均匀性校正系数。引入并改进Landweber迭代更新非均匀性校正系数,并通过空间相关性检测减少边缘纹理的干扰,提高算法鲁棒性。算法效率远优于其他单帧内去除条纹噪声的算法,且粗糙度能够进一步降低8%至23%不等。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 非均匀性 空时结合 拟合 反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1.41;TN2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5
  • 1.1 红外热成像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16
  • 1.2 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6-2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2-25
  • 2 红外成像非均匀性降低温度灵敏度25-34
  • 2.1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产生的原因26-29
  • 2.2 非均匀性降低成像灵敏度的理论分析29-32
  • 2.3 本章小结32-34
  • 3 基于空时结合门限的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34-58
  • 3.1 凝视型红外成像观测模型35-36
  • 3.2 Scribner与Hardie的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算法36-39
  • 3.3 基于空时结合门限的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算法39-46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46-55
  • 3.5 本章小结55-58
  • 4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58-74
  • 4.1 扫描型红外成像的特性分析58-61
  • 4.2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场景非均匀性算法61-65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65-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5 基于Landweber迭代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74-92
  • 5.1 非均匀性校正反问题模型74-76
  • 5.2 基于Landweber迭代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76-82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82-90
  • 5.4 本章小结90-92
  • 6 总结与展望92-96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92-94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94-96
  • 致谢96-97
  • 参考文献97-103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103-104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全;赵纯经;;改善彩色管涂屏均匀性及提高亮度小结[J];电子管技术;1977年Z1期

2 莫丽君,陈盛祖;均匀性定量分析程序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0年06期

3 吴军辉,王涛,刘义和,张文攀;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及其仿真[J];红外技术;2003年05期

4 苏德伦;张金生;廖守亿;;电阻阵列非均匀性测试[J];红外技术;2010年06期

5 侯秀荣;王进友;;解决膜不匀提高显象管亮度的均匀性[J];真空电子技术;1988年01期

6 John Melonas ,Don Ball ,赵德耀;改善细线的均匀性(Ⅱ)[J];印制电路信息;1995年08期

7 董珍时,刘小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非均匀性的简化数学模型[J];激光与红外;2003年03期

8 杜晓晴,杜玉杰,常本康,宗志园;三代微光管均匀性测试与分析[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9 邢素霞;常本康;陈岩;郭培源;;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评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雍慧君;张利华;;电镀均匀性影响因素探究及改善[J];印制电路信息;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日波;;单因素F法在均匀性检验中的应用问题探讨[A];'2002全国光谱分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余水文;;浅谈碱性蚀刻的蚀刻均匀性及其对策[A];第七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鲜晓斌;吕学超;李科学;郎定木;;铍上铝镀层均匀性及界面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4 温若愚;张大波;孔臻;赵维一;杨涓;刘国策;曾建;洪伟龄;刘泽春;;卷烟加料均匀性的测定方法[A];中国烟草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宁伟;周俊文;张诚艺;施山利;顾雪弟;林剑成;;电熔化对玻璃均匀性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黄战华;曹永超;;红外图像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系统设计[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宁;杨李茗;;均匀性绝对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苏德伦;廖守亿;张金生;朱岩;王仕成;王旌;吴永刚;;电阻阵列非均匀性校正[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旭;杨虎;;基于两点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应用[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向东;杨大本;胡道清;;阳光控制膜的均匀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利军;亟待解决两个均匀性[N];中国纺织报;2013年

2 倪华丽 许文东;灭菌关键在于大容积水浴灭菌器布水均匀性的确认[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NEC VT460+投影机亮度均匀性达到93.1%[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冯怡;样品选择对薄膜性能检测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樊凡;基于场景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汪政红;均匀性模式及相关准则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庆;基于成像制导状态的自适应IRFPA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朱宏殷;星上成像均匀性及实时自动调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王文华;大视场遥感相机成像均匀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光电倍增管阴极均匀性检测系统设计[D];河北大学;2015年

2 姚振中;非均匀性及距离对基于CCD的测温系统精度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詹泽红;低气压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4 姬皓婷;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参数测试与校正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谢忠敏;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6 廖振兴;激光薄膜光学常数和膜厚均匀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郑瑞红;基于场景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于春娜;电阻阵列非均匀性自适应校正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李晓阳;基于智能计算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姚琴芬;红外图像实时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及硬件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90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