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对网站不信任行为的前置因素

发布时间:2017-10-08 23:32

  本文关键词:识别对网站不信任行为的前置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识别 网站 不信任 为的 前置 因素


【摘要】:不信任和信任有本质上的差别,“低信任”或者“没有信任”和“不信任”是不同的,这个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了。同样的,“非常信任”和“没有不信任”是不一样的。甚至,与信任相比,不信任对个人决策有更强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很好的管理或者控制不信任和信任,了解他们的前置因素是必需甚至是重要的。但是,当信任的前置因素已经被普遍研究时,很少的研究关注不信任的前置因素。特别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对网站的不信任前置因素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该篇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研究不信任的前置因素,以及网站因素是怎么样使网络用户产生不信任感的。基于Fishbein and Ajzen (1975)的理性行为理论、Weiner (1985)的归因理论和欺骗识别模型,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构架来解释网站因素是怎样影响网站用户感知的网站属性,进而使用户产生不信任。使网站用户产生不信任的网站的两个主要属性是欺骗性以及没实力性。而这两个属性的感知主要从网站的三类因素得来,包括基于网站机制的因素、基于网站质量的因素和基于网站声誉的因素。本研究建立的研究模型是通过网络调查来验证的。实证结果为研究模型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结果显示:基于网站机制的因素,包括情景异常和缺少机制保障,会使用户感知该网站是有欺骗性;基于网站质量的因素通过不同的归因过程来使用户产生不信任,其中信息不一致和技术缺陷会使用户感知该网站有欺骗性或者无实力,而界面设计则只会使用户感知该网站是无实力的;基于网站声誉的因素中,只有缺少第三方认证会使用户判断该网站是无实力的,而负面评论则不会有显著影响。而无论用户感知到该网站具有欺骗性还是无实力,都会使用户产生不信任,从而放弃继续使用该网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92
【目录】:
  • Abstract5-7
  • Acknowledgements7-11
  • List of Tables11-12
  • List of Figures12-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1
  • 1.1 Motivation13-17
  • 1.2 Research Objective17-18
  • 1.3 Research Contributions18
  • 1.4 Thesis Overview18-21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1-53
  • 2.1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21-23
  • 2.2 A Critical Review of Distrust Studies23-48
  • 2.2.1 Distrust Conception32-37
  • 2.2.2 Consequences of Distrust37-38
  • 2.2.3 Antecedents of Distrust38-48
  • 2.2.3.1 Internet Deception41-44
  • 2.2.3.2 Suspicion44-45
  • 2.2.3.3 Website Features and Distrust45-48
  • 2.3 Attribution Theory48-53
  • CHAPTER 3 THEORETICAL DEVELOPMENT53-73
  • 3.1 Research Model53-56
  • 3.2 Consequences of Distrust:Continuance Intention56
  • 3.3 Antecedents of Distrust56-62
  • 3.3.1 Deceptiveness59-60
  • 3.3.2 Incompetence60
  • 3.3.3 Suspicion60-62
  • 3.4 Website Features62-72
  • 3.4.1 Institution-Based Factors65-67
  • 3.4.2 Quality-Based Factors67-71
  • 3.4.3 Reputation-Based Factors71-72
  • 3.5 Control Variable:Suspicion of Humanity72-73
  •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OLOGY73-91
  • 4.1 Interview73-75
  • 4.2 Operationalization75-86
  • 4.2.1 Measurement Development75-82
  • 4.2.2 Instrument Validation82-86
  • 4.3 Data Collection86-91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91-105
  • 5.1 Data Analysis Method91-92
  • 5.2 Measurement Model92-101
  • 5.2.1 Reliability92-93
  • 5.2.2 Convergent Validity93-97
  • 5.2.3 Discriminant Validity97-99
  • 5.2.4 Multicollinearity Analysis99
  • 5.2.5 Common Method Bias Analysis99-101
  • 5.3 Structural Model101-105
  • CHAPTER 6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105-119
  • 6.1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105-112
  • 6.1.1 Post-hoc Analysis:The Effect of Suspicion on Distrust105-108
  • 6.1.2 Post-hoc Analysis:Effects of Antecedents of Trust108-110
  • 6.1.3 Summary of Key Findings110-112
  • 6.1.3.1 Consequences of Distrust110
  • 6.1.3.2 Antecedents of Distrust110-111
  • 6.1.3.3 The Role of User Perceptions of Website Factors111-112
  • 6.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Study112-114
  • 6.3 Implications114-119
  • 6.3.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114-116
  • 6.3.2 Practical Implication116-119
  • REFERENCES119-132
  • 摘要132-134
  • 第一章 绪论134-13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6-140
  • 理性行为理论136-137
  • 不信任研究的综述137
  • 不信任的概念和后置变量137-138
  • 不信任的前置变量138
  • 欺骗识别和怀疑138
  • 网站因素138-139
  • 归因理论139-140
  • 第三章 概念建模140-144
  • 第四章 研究方法144-146
  • 研究设计144
  • 数据收集144-146
  • 第五章 数据分析146-152
  • 第六章 局限性和研究意义152-154
  • 局限性152
  • 理论意义152
  • 实践意义152-154
  • 参考文献154-16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翔;;组织内部纵向信任行为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2 段钢;徐睿;;单机游戏数字发行平台中玩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3年04期

3 张维亚;陶卓民;蔡碧凡;魏鸿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遗产旅游地网站营销路径——以中国世界遗产地官方网站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9期

4 赵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信用信息传递机制之构建[J];法学;2013年10期

5 汪兴东;;产品伤害究竟有多深——消费者跨期决策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何小洲;王洪达;;基于随机性消费行为的品牌危机扩散预测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9期

7 范宇峰;陈佳佳;赵占波;;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分享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4期

8 王伟;;美国网上调解的信任类型与制度构建[J];法治研究;2013年09期

9 刘思强;杨伟文;叶泽;;基于公平视角的买方垄断市场信任机制实证研究——以发电市场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10 宋亚非;蔚琴;;网络信任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娟;牛甫;;消费信任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Fang Ji;Ting-jui Chou;;An Initial Study:How Negative Online WOM Influence Consumer'S Brand Attitude Change[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3 Xiukun Wei;Yan Liu;Qu Sun;Limin Jia;Yuting Wang;;Rail Vehicle Ride Comfort Prediction Based on Bogie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李燕;王华杰;王玉美;;在线个性化定制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阮丽华;彭昊;;网络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诸彦含;范黎娟;;关系补救:类型、潜在机制与作用模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胡保玲;;相互依赖对渠道权力运用的影响研究——私人关系的调节作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于少勇;;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对球队组织信任的测量[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屈燕;;网络团购企业服务补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何伟;石永东;俞路平;;团购点评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mina Muzaffar Qureshi;合作研发项目的结构及其对创新成功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颖;企业员工组织信任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许光全;虚拟社会信任评价及管理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韦慧民;组织内上下级信任的发展模式及其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和福;企业参与供应链电子化整合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雁晨;顾客信任在顾客服务归因中的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卢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万艳春;企业的关键供应商网络嵌入性与采购绩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钟雪爿;消费者在社交购物网站中的光顾及购买意愿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邓运;虚拟社区用户后继参与行为以及持续参与行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清;C2C式电子商务中初始信任建立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潘慧珍;心理契约与信任的互动发展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娟;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肖建军;我国船舶供应企业的营销战略与策略[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朱耀东;创业型并购中心理契约违背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寇燕;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研究:消费者期望及感知动机的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郭依柱;消费者归因对慈善捐赠企业响应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璐;AC公司供应链中库存和信息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钱荣;大学生疏离感及其与人际信任、家庭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源;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6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996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