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大众文艺重塑社会价值观的考察
本文选题:新中国成立初期 + 大众文艺 ; 参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11期
【摘要】:培育和践行共同的社会价值观是增强社会内在凝聚力、保障社会系统良好运转、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大众文艺对社会价值观培育具有形式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思想内容能够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教育和引导等独特优势。基于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运用大众文艺重塑社会价值观。这一历史实践不仅在当时对国内和国际社会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和影响,也可为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历史经验与启示。
[Abstract]: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common social valu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hesion of the society, ensure the good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ocial members.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values by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rt ha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being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in form,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can educate and guide people's values. Based on thi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ctively used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rt to reshape social values. This historical practice not only had a positive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at that time, but also provided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建国初期毛泽东思想传播研究”[KYLX15_069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聂立珂;论大众文艺崛起的双重机制[J];理论界;1994年Z1期
2 陈宇飞;九十年代大众文艺需求的真实状况与存在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2期
3 苏哲;;情与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彭维锋;;大众化还是“化大众”:创作主体的重新锻造[J];瞿秋白研究文丛;2008年01期
5 ;讽刺与幽默[J];四川监察;2001年04期
6 郭若平;;瞿秋白对五四新文化的省思[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2年10期
7 张金梅;;毛泽东大众文艺思想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2期
8 梦痕;;思维照亮一切[J];法制资讯;2012年06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明军;;简论大众文艺对纯文艺的启示——以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艺为例[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铁仙;;瞿秋白的大众文艺论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4 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5 彭维锋;;大众化还是“化大众”:创作主体的重新锻造[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6 彭维锋;;大众化还是“化大众”:创作主体的重新锻造[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念孙;大众文艺的内涵和走势[N];安徽日报;2008年
2 山东省鲁东大学文学院 何志钧 秦凤珍;正确引导大众文艺消费[N];人民日报;2009年
3 钱念孙;当代“大众文艺”的内涵和走势[N];中国艺术报;2004年
4 钱念孙;大众文艺的内涵和走势[N];光明日报;2005年
5 王先霈 徐敏;为大众文艺减负增能[N];文艺报;2003年
6 康模生;大众文艺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N];中国艺术报;2006年
7 李明军;促进大众文艺的健康发展[N];文艺报;2011年
8 王彬彬;《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再解读[N];文学报;2014年
9 王秀涛;老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京大众文艺改造[N];文艺报;2012年
10 王彬彬;《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再解读[N];文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马永利;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兆哲;大众文艺作品中的民族与国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甘浩;《大众文艺》文化历史形态的还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顾震宇;瞿秋白的文艺探索与苏俄左翼思潮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2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97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