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18:33
【摘要】:目前,大数据理念技术与方式在不断以“互联网+”的模式向社会各领域、各个方面快速传播。把大数据嵌入技术、运用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治理当中,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增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大数据的到来,使得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使得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趋势。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国家意识形态治理领域的深远影响,且和意识形态治理形成了高度的契合。首先,大数据是指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异常复杂,要运用新的技术及处理方式才能对其实行及时有效的数据集。意识形态安全在一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核心要素。这两者相结合使得大数据和意识形态安全存在应用和信息的关联性。其次,大数据和意识形态的结合,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大数据技术已经变成了其掌握受众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大数据中的很多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认知具有相似之处;大数据应用可以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大数据有利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我们要抓住以上这些机遇,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不动摇。而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向我国输出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容易被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利用,影响到我国的意识形态稳定;大数据的处理使得我们的工作成本有了很大的提高,影响着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的盲区使得工作方案的准确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对于这些挑战,我们应当重视,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后,大数据迅速发展的今天,保护国家数据信息主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准确地把握维护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维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决打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构建数据的安全防线,确保我国数据信息的安全;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制度中嵌入大数据。总之,对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不仅是要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应对大数据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更对我们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献芝;;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实路径[J];探索;2018年04期

2 杜杨建;李文英;宋元元;;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新西部;2018年18期

3 王玉鹏;;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安全之关系辨析[J];文化软实力;2017年01期

4 程世平;陶晶;;“多维场域”下影响新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18年07期

5 郑洁;;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17年11期

6 南永晨;;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基于网络行为作用机理的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7年06期

7 包姝妹;;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7年12期

8 郑洲杰;;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9 刘丹丹;钱俊;;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调查及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23期

10 田春雨;李冬玲;;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7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段德智;;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教渗透与反宗教渗透之争及反宗教渗透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A];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二辑·2012)[C];2015年

2 张素云;李晓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确立及其地位研究[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梁娟;;论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王熙;;新自由主义的当代特征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藿珍;掌握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N];玉林日报;2018年

2 记者 卢林峰 通讯员 张严方;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N];广西法治日报;2018年

3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日报社编辑三部采通部副主任 阿迪力·赛买汗;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努力为人民创作文化精品[N];新疆日报(汉);2017年

4 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康化夷;坚定文化自信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N];长沙晚报;2018年

5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谈振好;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武奕岑 省校院校报编辑部;掌握话语权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N];山西党校报;2018年

7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吕永久;加拿大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文化报;2018年

8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城市学院基地 匡列辉;提高全球信息网络化下意识形态安全能力[N];湖南日报;2018年

9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陈中奎 武警警官学院 张玮;维护好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安全[N];广西日报;2018年

10 李彬彬;科学应对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挑战[N];学习时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张博;现代传媒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军;列宁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连那;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肖继军;西方经济思想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启示[D];中南大学;2014年

7 高宏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观的共生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蔡泉水;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谢成宇;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东浩;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曦;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王璐;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马丽;21世纪以来境外宗教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4 任舒兰;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5 秦亚男;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于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究[D];延边大学;2017年

7 贾春玲;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新思想与新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毓琪;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

9 鲍凡;“泛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10 许荣;习近平关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5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5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