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廉洁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2:1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强势兴起,以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日趋激烈,中华廉洁文化和民族时代精神日益凸显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民族精神观和时代精神观为指导,基于廉洁文化和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基本理论,旨在从理论层面上着力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互动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揭示廉洁文化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进而强调,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华廉洁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制度、构建新社会的论述中饱含着关于建立廉洁政党、廉洁政权、廉洁社会等极其丰富的廉洁文化思想,在论述爱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条件的文字中渗透着关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及其与民族解放的关系等基本理论,在探讨时代精神与客观历史实践、与哲学的关系中揭示了时代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本质等。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洁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论,使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研究建构在唯物主义大厦基石之上,为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前提。 中华廉洁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自身鲜明特色的完整理论体系。它包括了修身齐家的俭朴思想、艰苦奋斗的勤政思想、倡导官德的廉政思想和爱国爱民的仁政思想等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广泛的群众基础、强烈的政治指向等基本特征。自古以来,中华廉洁文化一直是引导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文化主脉之一,在近现代又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特质与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当今时代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廉洁文化与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相互提携、相互促进、内在关联、共同发展。其内在联系表现为,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廉洁文化的灵魂,二者在内容上相融,在功能上趋同,在指导原则上相通。其互动发展体现在,一方面,建设当代廉洁文化,弘扬中华清廉精神,为构建新时期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是构筑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内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建设当代廉洁文化的重要价值诉求,它不仅规定当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向,而且规定其价值灵魂和时代任务,不断拓展中华廉洁文化的价值功能和发展领域。二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相互促进,协力发展,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共同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廉洁文化与时代精神面临重要的历史机缘。而建设和发展当代廉洁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现实选择和有效路径。以廉洁文化培育时代精神,需要继承中华廉洁文化精华、弘扬共产党人清廉品质、借鉴世界反腐倡廉成果、把廉洁奉公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丹;张忠良;;中华廉洁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社会功能论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J];党的建设;2005年02期

3 王向明;;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J];党建研究;2008年01期

4 沈其新;;中华廉洁文化基本理论三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汪太理;;传统廉洁文化的历史局限性[J];文史博览;2006年06期

6 杨元亮;牛海波;;传统廉洁文化的双面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7 赵永富;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J];桂海论丛;2002年04期

8 罗红,黄启学,苏祖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J];桂海论丛;2005年04期

9 宋一;;西方发达国家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与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杜文海;如何在高校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改变”的源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8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8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