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所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使文明城市创建的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文明城市创建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需求,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来引领文明城市创建的研究命题由此而生。本文试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把握二者的内涵要义,寻找二者的内在契合点,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运用到文明城市创建当中,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叙述,简单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文明城市创建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性概括。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概念做出界定,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国家治理的相关概念,从主要标准和实现意义两方面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同时对文明城市的定义和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做出界定,为后文全面把握二者的内在关联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内在关联,指出文明城市创建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同时文明城市创建的水准能够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并以二者的内在关联为依据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文明城市创建提出的新要求。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困境成因,表明了文明城市创建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理论指导的现实需求,探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给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发展机遇。本文的第五部分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从促成多元主体协同创建的新格局,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法治化建设,创新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构建科学的文明城市创建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本文结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命题,是文明城市创建新的时代主题,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际需求来开展工作。同时,文明城市创建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明城市创建的水准反映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创建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理论自觉性与实践探索精神推进其稳步有序的开展。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玉铃;;文明城市建设持久化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年34期
2 燕继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须落实分权原则[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03期
3 吴玉敏;;从“四个现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年28期
4 李林;;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法学研究;2014年05期
5 陈亮;王彩波;;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诠释与实践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6 吴汉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5期
7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8 唐兴军;齐卫平;;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03期
9 俞可平;;关于国家治理评估的若干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若干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超;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钟林;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内涵与生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楼杰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工作及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2 郭学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弘毅;区域协同治理视域中江苏省沿江文明城市带创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徐振宇;善治视野中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0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0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