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诚信体系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0:33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全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在不断提高。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颁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对社会成员诚信意识水平的提高,优良诚信环境的营造,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深远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然而在取得重大发展成果的同时,社会诚信体系的发展水平不高与经济社会对诚信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信用市场发展水平不高、对失信者惩戒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社会诚信意识水平较低等诸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影响了我国对外“软实力”的发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诚信问题的存在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交往,严重降低党和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严重影响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社会诚信建设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国家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是联系城乡综合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县级诚信体系规范着本地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对外交流,引导着本地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是承担着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措施中除道德、法律之外的第三种有效手段。县级诚信体系建设是国家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县级层面的具体实践,通过一系列信用标准、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的综合运用,在另一个方面上体现着国家政策的落地情况,因此县级诚信体系建设的研究对于促进县级层面的和谐社会生活环境、提升对外招商形象、中小企业诚信运营、改善融资困境、降低市场经营成本等都是一个任务重、意义大的时代课题,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本文以利津县为案例对县级诚信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结合对美国、欧洲、日本等不同类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分析,通过对睢宁、荣成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归纳和利津县在创建省级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实践总结,指出当前利津县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该县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和思路,希望能够在县级层面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上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605153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秋菊;;国外政府诚信研究:现状与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唐道阳;;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现实思考——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J];理论观察;2015年01期
3 盛柯;;论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J];人民论坛;2014年05期
4 唐秀英;;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其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3年06期
5 吴敏;;从中西诚信观看中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J];企业经济;2013年02期
6 张斯楠;;当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3年02期
7 韩学军;;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1期
8 王伟国;;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的探索与构想[J];中国法学;2012年05期
9 王艳;;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保障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2年28期
10 李艳荣;;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2605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0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