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试论我国社会的精神和谐

发布时间:2020-05-13 10:14
【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的政治构想和执政目标,拥有和谐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社会和谐既是社会物质生活秩序的和谐,又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和谐,二者只有互为条件、融合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重视构建社会物质生活秩序的和谐,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精神生活的和谐。由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前提,所以一直以来,无论于实践方面或理论方面,对于构建社会物质生活秩序和谐倾力较多,而对社会精神生活和谐的研究与探索相对薄弱。随着人类在物质层面上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化,精神生活的意义日益凸显,社会精神和谐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研究和探讨社会的精神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辩证的方法、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国社会的精神和谐问题作了尝试性的,粗浅的研究和探讨。在对精神、精神和谐的概念涵义做了基本界定和分析后,在普遍意义上阐释了社会精神和谐的构成、特征和功能,进而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社会精神和谐状况,并提出进一步培育社会精神和谐的措施建议。 作为与“物质”相对的概念,精神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指内在于人的意识、心理、情感、意志、理想、信仰、价值、等要素的活动过程和状态。精神从属于物质,同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是归属于人的,所以人的精神要从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面上表现为个体精神、群体精神和社会精神。精神具有运动性与能动性、时代性与民族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等特性;一般地说,精神和谐指人的精神活动的健康、协调、平衡、稳定、有序的良性精神发展状态。而精神有个体精神、群体精神和社会精神的不同形式表现,那么精神和谐,在一般意义上也必然包含了个体精神和谐、群体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和谐这三个层次。社会精神和谐是指社会中个体、群体与社会整体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多元互补、多样统一,是全社会在精神互动中主动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积极协调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而使整体精神生活趋于平衡、稳定、祥和的良性社会精神生活状态。 社会的精神和谐以个体精神和谐为基础,以群体精神和谐为支撑,以社会精神和谐为重心。社会精神和谐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精神和谐的表征。社会精神和谐的特征体现在,多元价值观念间的尊重和包容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这二者的辩证统一。社会精神和谐的功能主要是整合功能、凝聚功能和动力功能。 我国现正处于一个社会精神日趋和谐的特殊整合时期,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价值观念的总体整合与核心建构并进,多元价值观念间的包容、认同、融合与良性冲突交织。尽管总体和谐已初步形成,但某些不和谐因素尚在,文中简要分析了社会精神的不和谐因素及导致不和谐因素的原因。 培育社会的精神和谐,首先应实施个体精神和谐教育,通过精神追求教育、精神信仰教育、道德发展教育等,促进人的精神和谐发展。其次,群体精神和谐是社会的精神和谐的支撑,要通过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构建群体精神共同体来促进群体精神和谐。最后,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树立社会文明风气、形成昂扬进取的社会精神状态来营造和谐的社会精神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是社会物质生活秩序和谐与社会精神和谐的有机统一,培育社会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在社会精神领域的建设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不仅社会经济平稳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公平愈受关注,而且社会精神和谐的态势日渐增强。尽管某些不和谐因素尚在,但社会精神和谐已成主导趋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时指出,在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同时,还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的同时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的同时增进思想共识,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精神和谐已初具形态。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将不断得到正视、化解、减少,和谐因素将不断增加,社会精神和谐及整体的社会和谐将不断得到促进和扩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爱华;;网络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与变迁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顾骏;;低碳生活需要怎样的价值观支撑[J];共产党人;2011年01期

3 佘双好;张春枝;陈君;;湖北省青少年身心健康与价值观念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4 穆艳杰;;关于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5 王海杰;;浅谈“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世纪桥;2011年13期

6 周小斌;;论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建设基本经验[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7 刘玲;;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民价值观变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8 唐仲海;;邓小平对公德教育的看法及启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9期

9 王成;武晓沙;;汉代主流政治价值观构造的理路——以“忠”为对象的解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何东铭;;中国行政伦理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邬q;;文明形态与信息处理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许伟丽;王士卿;孙淑芬;徐斌;胥小彤;段玉銮;李景元;张金良;董国利;;第二十七章 变革进程中的价值观念[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赵润琦;赵本义;;西部大开发:价值观念在冲突中重构[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永胜;;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的更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罗浩波;;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观念选择[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叶永;田莉莉;;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小燕;;从客家谱牒的家规家训看客家人的价值观念[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8 景亭;;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整合[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王增清;;试论图书馆价值观念的嬗变[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魏民;;关于风景资源价值观念的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一苇;“网络红人”的追捧与价值观念的扭曲[N];光明日报;2005年

2 陶克;腰杆硬 头脑醒[N];解放军报;2011年

3 记者 张文;30年西安人价值观念的嬗变[N];西安日报;2008年

4 《秋光》杂志社总编辑 陈彤彬;重构敬老爱老文化是时代的选择[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君娜;荧屏相亲秀价值观念误导惹争议[N];解放日报;2010年

6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节日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美国)《领导论》作者;创造性的领导如何抓住机遇[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陆永炳;企业要有崇高价值观念[N];江苏经济报;2000年

9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斌雄 郜晏中;终结“拼爹”现象[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范骁骏;培育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念[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学良;“世纪之交”叙事文学的“故事新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胜枝;社会转型与女性杂志的变迁[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平海;论自尊与自由[D];上海大学;2010年

7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晓虎;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方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军燕;试论我国社会的精神和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史瞻;战争文学与人道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月云;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石中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自主择业价值观念的负面变化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君玲;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路静;文化视角中的中英文汽车广告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杨广波;价值观的变化对武术价值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8 温集发;我国转型时期婚姻家庭观念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9 甘春晖;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探析[D];贵州大学;2007年

10 周韵;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1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61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