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2:02
【摘要】:随着新世纪“国学热”的兴起以及政府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公众号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历经几年发展,功能日益完备,现已成为当代国民了解国学的重要平台。在国学公众号的流行态势下,其对国民价值观的影响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讲话中多次予以强调。国学公众号兼具传统文化内容与新媒体形式的双重特征,从其推送内容与传播形式中均可看出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从推送内容看,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均可在国学公众号推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国学公众号推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认同基础,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效果。从传播形式看,国学公众号的流行态势为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空间与可能。国学公众号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国学内容进行加工,通过丰富表现形式、深化接受程度、扩大传播范围,使得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公众号的正当加工后,会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涵养和促进的积极作用,产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敬业态度、砥砺诚信品质、形成友善之风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和经过不当加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会出现选材欠妥引发价值观混乱、加工不当弱化培育效果、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负面效应的情况,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在明确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后,账号运营者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使国学公众号在优化自身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职能的同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国学公众号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总体指导、深入挖掘国学资源、满足需求而不盲目迎合的原则,以保证方向正确、内容权威。运营团队应将以上原则融于具体优化措施之中,致力于打造专业团队、承载优质文化资源,分析读者需求、确保编辑方式得当,坚守文化担当、实现良性商业发展。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国学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才能有效规避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促进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图文】:

创业服务,数据来源,国学,平台


国学公众号俨然己成流行态势。国学公众号的流行态势对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逡逑观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平台、空间与可能。逡逑图1表明在新榜平台“中国微信500强”榜单中,国学公众号的比重在2015逡逑一2018年内逐步提高。表9显示了目前新榜指数最高的国学公众号“诗词天地”的逡逑相关数据,其阅读量与点赞量也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以“儒风大家”公众号为例,逡逑截止到2019年3月,该账号在2014年8月的一篇文章“宋词里的秋天”,阅读量逡逑只有1.2万;而2018年6月的文章“古训:善待家人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阅逡逑读量己达6.3万。通过对多个国学公众号的数据统计,总体看来,国学公众号兴起逡逑于2013年,在2013—2016年发展势头强劲,尤其体现在粉丝数量从无到有的迅速逡逑增长。自2016年开始,国学公众号数量依旧处于增长之中,但在庞大的基数下,逡逑增势己不明显,甚至出现了粉丝量与阅读量的跌落。由于读者对新兴事物的猎奇心逡逑理,,国学公众号在发展初期确实存在一定的虚高现象,目前己基本实现对泡沫的过逡逑滤

公众,内容,现代社会,事业


可以看出该公众号已与作为国学经典的化中本身并无明显错误但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制度森严,而现代社会人人生而平等;古代有授受同食”(《礼记?内则》),现代社会也讲交际礼正常的人际关系;传统中国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依法治国;古代有重农轻商的观念,而在现代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布“妇女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照顾子女”“现代妇女众号对职业女性持批评态度,认为女性不应该舍本求事业,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逡逑一叶老师学习道家密法,以追求达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处辉;梁官宵;;主导性社会价值观建设路径探析——以社会价值观三形态学说为基础[J];江海学刊;2019年04期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创新——龙泉驿区“十百千万”好人创评的调查与思考[J];先锋;2015年12期

3 朱漪;;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表述的科学性[J];知与行;2015年03期

4 施炳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探索[J];企业与文化;2015年05期

5 苗伟;;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研究综述[J];南方论丛;2016年03期

6 代玉启;;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新重庆;2013年05期

7 白树森;;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松州学刊;2012年06期

8 戴木才;;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J];新重庆;2017年10期

9 王小林;;正心与正行:司法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法治之维[J];决策导刊;2012年09期

10 王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静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A];荆楚学术2018年11月(总第二十五期)[C];2019年

2 何惠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一卷)[C];2017年

3 刘学钊;;强化引领 坚定自信 涵养道德 着力常态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负责同志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方片区)宣贯班上的讲话(节选)[A];中国水文化(2017年第3期 总第153期)[C];2017年

4 郭如才;;凝聚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A];2016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C];2018年

5 马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郭明义精神[A];追寻雷锋的足迹:当代雷锋郭明义[C];2013年

6 孟祥宇;;以先进典型为镜 以核心价值为本——先进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A];中国水文化(2018年第2期 总第158期)[C];2018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杜善周;;在企业文化中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A];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论文集[C];2017年

9 程旺;;教化视域中的价值观建设[A];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5年

10 朱妙宽;;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红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N];郴州日报;2019年

2 华侨大学党委学工部 吴勇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记者 朱新韬;新竹社区荣获首批“自治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称号[N];南宁日报;2018年

4 记者 廖庆凌;河池“三聚焦”弘扬核心价值观[N];广西日报;2019年

5 本报评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认知重在践行[N];渭南日报;2018年

6 见习记者 曹子帅;长治10单位入选山西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N];长治日报;2019年

7 记者 陈博琳;全市核心价值观建设显形化效果明显[N];辽源日报;2018年

8 林建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线图[N];内蒙古日报(汉);2019年

9 本报记者 丁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则指引 审判护卫[N];人民法院报;2019年

10 王早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价值引领[N];山西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新会;河南省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赵天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6 师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邓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培洲;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年

9 王艳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2 苏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治理价值导向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

3 夏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内涵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移风易俗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5 毕净垠;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张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刘娜;新媒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8 马f蘕;“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9 曹雅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10 魏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6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86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