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文化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构建
发布时间:2020-07-08 01:47
【摘要】:本文是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为时间段落,侧重于考查这一时期我国传统文化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传统的重经验的,自然主义为特征的文化模式逐步向现代化文化的转型过程。从而探讨当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价值观的建构问题。 社会主导价值观做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内容,深受所处的文化背景影响,社会的文化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价值观建构的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开始转型必然会引起价值思维的整体变化。本文以社会文化转型为切入点,深入揭示了文化转型的路径和内在机制,并注意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针对各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进行综合、比较的分析。从而把问题的焦点引向了做为价值关系中的重要一极价值主体的历史考查上来。通过对各历史阶段的社会价值主体的变化状况来,揭示价值观的真正涵义和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价值主体本身的实现。 一旦社会主导价值观得以确立,必然也会在价值实践过程中,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直接影响社会具体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并成为价值判断的现实依据。由于提升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也会在向现代化的迈进过程中,有效地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确保本身的文化传统得以继续发展。在国际交往中强化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本文第一章绪论对我国价值哲学的兴起至今的发展脉络进行阐释,揭示我国价值哲学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现存的问题,也就本文的切入点做了说明,从而引出了文所关注的价值学内容和旨在解决的具体问题。 第二章从分析价值观的一般问题入手,通过对价值观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以及社会功能分析,厘清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为转型社会的主导价值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从社会文化转型角度来理解我国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变化,分析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生活层面所出现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从而展现了社会价值观念变化下隐含着哪些具体的价值问题和社会动因。 第四章是关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构,通过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得以确立的现实条件分析而得出我国社会在文化转型期所应有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和建构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结论,指出了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和本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新的见解,以及一些前景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G122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中刚;;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新概括和新阐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士兵;;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岩,林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建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吴伟;论社会转型时期主导价值观的构建[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薛恕敏;对新时期主导价值观构建的思考[J];北京经济w
本文编号:2745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4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