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个体主体性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06:55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存在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个人成为个体,个人在得到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生存困惑也日益凸显,其中个体主体性的异化现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个人的健康发展,合理的个体主体性的建构已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任务。本文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以及资本逻辑的背景下,分析个体主体性异化的现实及根由,通过反思和批判现实社会中突出的异化现象,探索走出异化困境的合理性理论,形成人与生活世界交融的审美境界。 本篇文章共有六个部分的内容: 导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个体的生成条件,个体主体性以及个体主体性异化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三大形态的理论,明确了个体生存的时代背景,即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这也是个体异化的现实条件之一。“物的依赖关系下的人的独立性”是当代个体主体性的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个体主体性异化的现实表现。遵循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物质到精神的方法论述了个体主体性异化的一般表象、深层的精神表现以及生存表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个体主体性异化的原因。首先论述了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带来的伤痛。其次论述了市场经济以及资本逻辑对人的主体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论述了由社会转型以及现代市场经济产生的文化多元化以及“确定性关系”的消解给人们选择带来的困境。最后分析了个体自身的一些矛盾因素对主体性异化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批判了市场经济社会中非常典型的人的异化现象:极端个人主义、物质至上主义以及拜金主义,对理解个体主体性的异化,认清个体主体性异化的本质、根源和逻辑,摈弃异化,建构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章主要阐释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论述了建构合理的个体主体性的可行方法,即个体在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过程中,既要彰显主体性,要发挥出主体性的权利和责任,又要注重和生活世界的融合关系,达到人与生活世界交融的审美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孙海亮;严耕;;网络主体异化的原因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4 贺善侃;;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唐士其;;主体性、主体间性及道德实践中的言与行——哈贝马斯的论辩伦理与儒家道德学说之比较[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6 童世骏;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苏晓离;关于拜金主义的若干描述性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8 苏晓离;关于拜金主义的若干描述性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9 谢雯萍;;占有性个人主义批判——麦克弗森政治思想前提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彭进清;;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764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64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