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城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0:46
   全民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十分迫切的任务,尤其是民众公共道德的建设。城市社区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进行社会交往、建立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和提高民众公共道德的重要物质依托,其作为特定的道德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水平。因此城市社区的建设即社区道德环境的建设理应成为全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 本文选取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城市社区——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街道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深入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证实了在社区范围内,人们的公共道德更多地受到社区道德环境这一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与其自身条件的关系不大,从而探讨了社区居民道德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即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居民道德意识的确立和提高,这主要依靠社区教育来完成,而承担这一任务的是社区文化;二是居民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主要依靠社区道德环境的全方位建设来完成,其中包括社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区文化的培育和构建。 本文的特点在于把全民道德建设这一宏大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城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这一微观领域之中进行探讨,在选题上既有创新性,又有实际意义;同时,本文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较好地结合了伦理学与社会学的科研方法,在学术上具有科学求真的态度,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D648
【部分图文】:

道德水平,社区居民,年龄段,居民


角色认同社会责任公共文明人际友好图3一l:各年龄段社区居民道德水平图3一2: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社区居民道德水平注:居民角色认同意识系数由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民主意识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社会责任意识系数由居民责任感、公益心、公共参与度等五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的公共文明意识系数由居民自律性、自主性、利他性、互助性四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人际友好系数由居民的部里关系和家庭融洽度等五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所有的系数指标均为百分比数。3.3结论与评价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考察,结合理论假设的求证情况,总的来说应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道德水平,社区居民,教育程度,居民


圈角色认同社会责任公共文明人际友好图3一l:各年龄段社区居民道德水平图3一2: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社区居民道德水平注:居民角色认同意识系数由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民主意识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社会责任意识系数由居民责任感、公益心、公共参与度等五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的公共文明意识系数由居民自律性、自主性、利他性、互助性四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居民人际友好系数由居民的部里关系和家庭融洽度等五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所有的系数指标均为百分比数。3.3结论与评价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考察,结合理论假设的求证情况,总的来说应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坤;社区公民公共道德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6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46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