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27 10:13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女性主义是近代以来重要的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社会学术思潮。性别分析已成为一个与阶级、种族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分析范畴。而道德教育则从“轴心时代”起即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关注性别的平等和差异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领域,除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诺丁斯提出了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外,其余流派对道德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理论和研究众多,却鲜见以性别作为分析范畴的研究。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的概念、运动和理论流派,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各个流派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不同认识以及它们对教育实践的批判和建议。然后阐述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在道德领域中发现的“不同的声音”以及女性主义伦理学应用到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分析,从而发现我国的道德教育领域中缺乏性别意识,忽视了女性这一重要的群体,又往往无意识地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男性中心、男性霸权的现象。同时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女性更为注重的情境、情感和对话等因素。从而揭示了导致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引入性别意识,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改变对女性这一不可忽视的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在道德教育的思维和方法上借鉴女性主义的思维和方法以及女性主义教育、女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即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立体德育网络和构建新的道德教育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女性主义理论虽有独到之处,也有一定的不足,要对其进行辩证、客观和历史的分析。
【学位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648;C913.6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教育
    第一节 女性主义的概念、运动和理论流派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
        二、女性主义运动
        三、女性主义研究和理论流派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一、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
        二、女性主义的教育实践
第二章 女性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概念和理论
        一、道德教育的概念
        二、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三、国内的道德教育理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一、伦理学与女性主义伦理学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产生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基本主张
        四、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思考与评价
    第三节 女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一、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
        二、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女性主义视野下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二、道德教育中重视既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关怀”
        三、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而忽视开放性和一些细节的问题
        四、道德教育中学校与社会的脱节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中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重视性别差异,关注道德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和男性霸权
        二、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立体道德教育网络
        三、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四、构建新的道德教育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武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开发与和谐社会道德建设[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曹智;;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法学之定位[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邹晓红;中国妇女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方;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2 满小静;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卓;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女性期刊[D];西北大学;2006年

4 张春燕;科技伦理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白玫;社会性别理论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宋寒;道德叙事—基于境遇关怀的道德教育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冯江;国际关系中的女性主义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孟晓超;国际经济法的女性主义视角评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马仁增草;藏族题材电影之女性思考[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5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