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04:32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危难之际,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源头。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动力,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上永放光芒!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笔者认为,井冈山精神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弘扬井冈山精神,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本论文所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预期达到的效果和创新之处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述
    2.1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2.1.1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2.1.2 井冈山精神的特征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特征
        2.2.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2.2.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征
    2.3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本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3.1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2.3.2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2.3.3 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第3章 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3.1 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柱
    3.2 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光辉典范
    3.3 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实践表率
    3.4 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时代楷模
第4章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意义
    4.2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
        4.2.1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
        4.2.2 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原则和示范机制
        4.2.3 加强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制度保障相结合
        4.2.4 要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相结合
        4.2.5 培育和高扬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庆生;;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迟成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秦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伟;鄯爱红;;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5期

5 韩振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8期

6 李怀林;;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J];党建研究;2006年06期

7 汤文俊;胡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党史文苑;2006年14期

8 肖锡枕;文尚卿;;弘扬井冈山精神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刘燕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与启示[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颖;;对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861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61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