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0-11-01 01:41
耻感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生耻感意识的缺失状况越发严峻才逐步引起重视。大学生耻感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耻感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大学生耻感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知道耻感是荣誉感的另一种表现,以行道德之事为荣,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自觉的不去做有辱自己人格之事。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已迫在眉睫。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耻感意识,并且引导全社会提高耻感意识,营造知荣辱、树新风的氛围和环境,对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探讨当代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原因并力图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方法。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耻感和耻感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阐述了中国古代、西方国家以及马克思主义有关耻感教育的思想资源,并且从耻感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增强其自律行为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耻感教育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其中包括耻感教育的成就、缺失以及耻感淡化的具体表现。并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了造成大学生耻感淡化的原因,进一步表明大学生耻感淡化现象亦可避免。 第三部分总结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五点主要内容,分别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第四部分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原则,即是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存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提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方法及优化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环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耻感教育,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一、耻感教育及其意义
(一) 概念界定
1. 耻感的涵义
2. 耻感教育的涵义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意义
1. 耻感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 耻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 耻感教育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二、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成就
1. 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耻感教育的重视
2. 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耻感教育活动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及其教育缺失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的现象
2.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缺失
(三)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问题的成因
1. 社会方面的原因
2. 家庭方面的原因
3. 学校方面的原因
4.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三、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二)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
(三)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四)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五)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教育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对策
(一)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原则
1. 明辨是非性原则
2. 明确主体性原则
3. 注意引导性原则
4. 尊重存异性原则
5. 坚持统一性原则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方法
1. 建立新时代大学生耻感文化
2. 建立有效的耻感评价体系
3.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4. 开展耻感教育的科学研究
(三) 优化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环境
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3.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4831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一、耻感教育及其意义
(一) 概念界定
1. 耻感的涵义
2. 耻感教育的涵义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意义
1. 耻感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 耻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 耻感教育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二、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成就
1. 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耻感教育的重视
2. 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耻感教育活动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及其教育缺失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的现象
2.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缺失
(三)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问题的成因
1. 社会方面的原因
2. 家庭方面的原因
3. 学校方面的原因
4.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三、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二)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
(三)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四)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五)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教育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对策
(一)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原则
1. 明辨是非性原则
2. 明确主体性原则
3. 注意引导性原则
4. 尊重存异性原则
5. 坚持统一性原则
(二) 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方法
1. 建立新时代大学生耻感文化
2. 建立有效的耻感评价体系
3.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4. 开展耻感教育的科学研究
(三) 优化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环境
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3.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学旗;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姬海云;略论社会公德与耻感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龚群;;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伦理精神的体现[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4 神彦飞;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郭柏春;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确立的基础:耻感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曾云莺;;耻感错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苏海生;;当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2期
8 刘晓明;耻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姚震;孟庆旺;;以培养知耻感为先导 加强荣辱观教育[J];理论界;2006年09期
10 贺更行;论荣辱[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864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6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