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11-02 11:36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事实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 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代表人物所形成的儒家文化,更是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精华。本文择其一隅,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古为今用,指导教育实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教育效果。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第二章:主要阐述相关概念以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在关联性方面主要是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来写,凸显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对心理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 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平衡心理、意志心理、人格心理、意志心理和认知心理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内容,并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倡导和谐、主张中庸和育心于德五个方面总结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特点,突出儒家文化在心理教育中的研究价值。 第四章:主要阐述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笔者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大胆地借鉴儒家文化中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内容,补充和完善其知识体系,提升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学位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心理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2.1 心理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2.1.1 心理教育的概念
2.1.2 心理教育的特点
2.2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2.1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2.2.2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2.2.3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
2.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要求
2.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目标要求
2.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方法要求
2.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内容要求
2.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功能要求
第三章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初探
3.1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3.2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中庸之道——适应心理
3.2.2 和、仁——人际心理
3.2.3 志、信、恒——意志心理
3.2.4 内外兼修——人格心理
3.2.5 学、思、习、行——认知心理
3.3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特点
3.3.1 以人为本
3.3.2 倡导和谐
3.3.3 以德为先
3.3.4 主张中庸
3.3.5 育心于德
第四章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心理教育原则
4.1.1 坚持全面性与生活化原则
4.1.2 坚持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
4.1.3 坚持平等性与互动性原则
4.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实心理教育内容
4.2.1 加强挫折教育,磨练意志品质
4.2.2 加强生命教育,倡导关爱生命
4.2.3 加强人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4.2.4 加强情商教育,优化心理结构
4.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心理教育方法
4.3.1 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4.3.2 激发学习兴趣,坚持寓教于乐
4.3.3 拓宽思维空间,坚持循循善诱
4.3.4 化有声为无声,坚持寓教于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6997
【学位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心理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2.1 心理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2.1.1 心理教育的概念
2.1.2 心理教育的特点
2.2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2.1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2.2.2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2.2.3 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
2.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要求
2.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目标要求
2.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方法要求
2.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内容要求
2.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功能要求
第三章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初探
3.1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3.2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中庸之道——适应心理
3.2.2 和、仁——人际心理
3.2.3 志、信、恒——意志心理
3.2.4 内外兼修——人格心理
3.2.5 学、思、习、行——认知心理
3.3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特点
3.3.1 以人为本
3.3.2 倡导和谐
3.3.3 以德为先
3.3.4 主张中庸
3.3.5 育心于德
第四章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心理教育原则
4.1.1 坚持全面性与生活化原则
4.1.2 坚持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
4.1.3 坚持平等性与互动性原则
4.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实心理教育内容
4.2.1 加强挫折教育,磨练意志品质
4.2.2 加强生命教育,倡导关爱生命
4.2.3 加强人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4.2.4 加强情商教育,优化心理结构
4.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心理教育方法
4.3.1 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4.3.2 激发学习兴趣,坚持寓教于乐
4.3.3 拓宽思维空间,坚持循循善诱
4.3.4 化有声为无声,坚持寓教于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雪萍;校园人文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赵丽静;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朱影;王凤辉;;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种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高锦泉;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邰学群;;高校主体性教学原则的内涵、理论依据与实施方法[J];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6 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7 王景芝,张秋月;儒家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5期
8 马茜;张照昱;;大学生情商教育对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9 朱忠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9期
10 唐芳贵;心理教育简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继艳;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6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6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