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基于广州市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5 00:5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家庭角色的作用逐渐凸显。447例个案的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参与程度上总体偏高,但培育频次缺乏连续性;培育方式主要围绕自身可接触资源展开,注重培育结果而轻视培育过程;家庭具有意识到自身培育责任的能动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社区的动员。因此,被调查家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遵循着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基于情感认同逻辑下的家庭培育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亟需突破的困境。
【部分图文】:

直方图,家庭,指数,直方图


为了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接下来将着重探讨培育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收入水平及家庭思维之间的关系(见图2)。笔者采用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量表对家庭价值取向进行衡量,具体衡量指标包括赡养意愿、传宗接代、个人荣誉、隔代居住等,按照“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的5个倾向性程度进行评分赋值,进而加总汇合得出家庭价值取向指数,得分越高表示家庭思维更趋向于传统,更认同孝道文化。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程度与家庭思维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为-0.022。而图2反映出家庭价值取向指数的数值分布介于5至30之间,标准差大小为均数的1/6左右。此外,计算得知偏度系数为-0.022,峰度系数为0.177,该分布向左偏,数据集中于右侧,家庭价值取向指数普遍高于均值,说明家庭价值取向以传统型为主。由此说明,虽然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程度较高,但偏向孝道的传统家庭旧思维并非家庭重视价值观教育的显著诱因(见表2)。

直方图,家庭,程度,直方图


调查家庭户籍地类型以省会城市为主,占比43.6%;家庭结构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占比59.1%。调查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了解程度、家庭对自身培育作用的认同、家庭培育频率等内容来描述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程度。按照4个倾向性程度进行评分赋值,进而加总汇合得出家庭培育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培育程度越高(见图1)。由图1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程度差异不大,主要集中在8-12区间内,数值普遍高于均值9.1。从总体上看,家庭培育程度普遍偏高。具体而言,计算得知了解程度、自身作用认同及培育频率三个变量的标准差约等于0.7,变量之间与各个变量内部的差异程度不大。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意识到价值观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地位,这与早先“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家庭教育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家庭教育理念的进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卫华;;群众动员与动员式治理——理解中国国家治理风格的新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3 施惠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两种张力关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6期

4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英;刘春福;;秉承传统文化精髓与构筑当代核心价值观[J];学术论坛;2015年12期

2 高扬;杨宁;;政治动员的治理价值——理解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的新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金奇;陆亚玲;钱国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增进机制探微[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4 杨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刘骥;熊彩;;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J];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06期

6 程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黄海学术论坛;2015年02期

7 李冉冉;;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探析[J];商;2015年41期

8 唐彦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27期

9 齐丽;;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年03期

10 李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视角[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段忠桥;;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于它更平等——科恩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2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开放时代;2008年02期

4 陈桥生;;“舆论绑架”现象及其规避[J];新闻战线;2007年06期

5 段忠桥;;转向政治哲学与坚持辩证法——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J];哲学动态;2006年11期

6 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7 蔡立辉;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欢迎订阅2013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2 ;欢迎订阅2018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3 ;欢迎订阅2009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4 王春华;;论教育研究道德规范[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5 ;《思想教育研究》封面宣传介绍[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6 ;欢迎订阅2010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7 ;欢迎订阅2017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8 ;欢迎订阅2017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11期

9 ;欢迎订阅2013年《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10 马丽;;《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会议在京召开[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舸珺;当代社会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朱俊林;当代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秋辉;“三个自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吉利;以马克思主义功利观为主导的大学生功利观教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庄文;新市民文明行为及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夏;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晓钦;“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节约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愚;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孝文化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路苗苗;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汪洋;保险从业人员诚信的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周上智;乡镇干部公仆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韩清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友爱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0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70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