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21:55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新媒体等技术的兴起以及中国市场经济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互渗影响特征日渐明显,一元的文化格局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前存在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接受”型文化发展格局正在逐渐让位于一种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机制。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不仅使新时期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对国家的整体文化布局和文化领导权构成了一种必然的冲击和影响。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时期,文化共振已经成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聚力、保持社会均衡发展的动力之一。 本文藉由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从共振现象的背景、共振现象的特征、共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影响以及从如何在共振中进行文化思路变革四个角度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共振现象”展开了研究。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逐渐转型使得整个社会主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演变,这种转变以新媒体为主要展现手段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文化景观。因此,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共振问题研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新媒体这三个背景性的因素。在消费成为文化共振的重要引擎、多元性已经成为文化整体性重要支点的情况下,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和谐共振,就必须对文化共振的四方面表征加以综合性地理解和把握。这四个表征分别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和个人文化需求实现对撞和统一、文化消费成为文化共振的重要引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在“双向化”中加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健康文化生态的合理布局。因为文化共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吸收边缘文化的文化活力来增强主流文化的文化实力,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转化文化工作方式,创新文化和变革文化工作方式,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不断深化的改革与实践,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在和谐共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合理布局来带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整体繁荣。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120;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基本框架
    四 本文的创新点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现象的背景分析
    一、 社会转型
        (一) 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三) 文化体制深度变革
    二、 舆论传播生态演变
        (一) 对话的必要和可能
        (二) 话语主体的多元
        (三) 文化发展与繁荣局面正在形成
    三、 媒介载体多样化
        (一) 新媒体改变了传播方式
        (二) 科技进步提升了文化传播能力
        (三) 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打破了传播界限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现象的表征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和个人文化需求实现对撞和统一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被逐渐加强
        (二) 主流思想导向的加强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 塑造文化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的重要目标
    二、 文化消费成为文化共振的重要引擎
        (一) 消费社会的文化特征
        (二) 物质取向和精神取向的双重矛盾
        (三) 消费对于文化共振的推动和影响
    三、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在“双向化”中加强
        (一) 当前文化建设的“双向化”趋势
        (二) 文化共振频率选择与过滤功能的积极作用
        (三) 由虚到实是共振后的文化走向
    四、 实现了健康文化生态的合理布局
        (一)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存在加强
        (二) 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得以辩证吸收
        (三) 边缘文化的生长和发展获得应有重视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现象的实质与影响
    一、 文化共振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统领过程
        (一)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的普遍性与主导性
        (三) 文化共振就是要强化先进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统领地位
    二、 文化共振是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斗争过程
        (一) 现阶段非社会主义形态文化的存在不可避免
        (二) 文化共振过程必然会伴随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三) 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身免疫力提升成为必须
    三、 文化共振是价值冲突和利益调整间接反映的过程
        (一) 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方式调整
        (二) 价值冲突和利益关系调整
        (三) 文化共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加强
    四、 文化共振是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愈加重要的过程
        (一) 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影响社会发展
        (二) 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融合
        (三) 促进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章 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的对策和建议
    一、 转变文化工作观念
        (一) 增强“文化地位观”
        (二) 增强“文化共振观”
        (三) 增强“文化人文观”
        (四) 增强“文化务实观”
        (五) 增强“文化民族观”
    二、 创新文化工作思路
        (一) 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 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对于多元文化的整合方式
        (三)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信念
    三、 变革文化工作方式
        (一) 变革文化工作方式的历史必然性
        (二) 变革文化工作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三) 变革文化工作方式的具体操作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百年中国文化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喻建良;文化共振与品牌建设[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徐仲伟;;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及其建设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俞思念;雷忠;;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7 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8 马全江;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J];道德与文明;1997年03期

9 程天宏;市场经济与个人自主性的发展[J];道德与文明;1997年04期

10 邬奇;;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当代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87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7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