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孝道价值观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00:41
孝道在我国封建时期一直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居于诸德之首。在我国封建时期,孝道与经济、政治相结合,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孝道的构建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目前我国农民孝道价值观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以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国情,新旧孝道价值观相冲突,导致部分农民孝道价值观缺失。针对此现象,本文通过访谈法、个案调查法分析了现代农村孝道的现状,剖析了农民孝道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孝道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新农村建设中孝道价值观进行了概述,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孝道的内涵,论述了新农村孝道价值观建设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新时期农民孝道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个案的搜集、分析,显示出在当今农民中,主流道德积极向上,大多怀有一颗孝亲的心,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孝德缺失现象。缺失的原因既与深刻的历史原因有关,也与现实社会的变迁有关。最后一部分是对农民孝道价值观构...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构想
第2章 新农村孝道价值观构建研究的意义
2.1 孝道与孝道价值观概述
2.1.1 孝道、价值观与孝道价值观概念阐释
2.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
2.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孝道价值观
2.2 新农村孝道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2.2.1 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提高农民个人道德修养
2.2.2 有助于维护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丰富和完善传统孝文化
2.2.3 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乡风民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2.4 有助于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和谐家庭、村组、村镇建设
2.2.5 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第3章 当前农民孝道现状分析
3.1 孝老爱亲的典范
3.2 孝悌流失的现象
3.3 当前农民孝道缺失原因分析
3.3.1 历史原因
3.3.2 现实原因
第4章 新农村建设中孝道价值观构建的对策
4.1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下,牢固树立孝道价值观
4.1.1 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转变中青年农民啃老观念
4.1.2 增强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教育,重塑孝悌德目
4.1.3 倡导爱科学、辨迷信教育,扭转封建愚昧孝道价值观
4.1.4 培养责任感、责任心教育,促使中青年农民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4.2 依托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丰富完善孝道教育宣传渠道
4.2.1 注重宣传硬件设施建设,大力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4.2.2 重视新农村人文环境建设,深入挖掘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
4.3 把握农民群体时代特点,增强孝道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艺术性
4.3.1 基于农民生活经历多样化,灵活运用疏通引导艺术
4.3.2 抓住农民文化差异明显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4.3.3 关注农民内部构成复杂化,充分运用制度、规范艺术
4.4 发挥农村传统家庭教育功能,重视青少年孝道价值观教育
4.4.1 提高孝道价值观教育意识,注重教育内容的渐进性
4.4.2 农民家长以身作则,提高孝道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4.4.3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孝道价值观教育的立体性
4.5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组建专职德育工作队伍
4.5.1 发展专兼职德育人员,充实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4.5.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基层德育工作人员素质
4.5.3 建立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基层德育工作队伍的吸收更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决养老问题“孝”先行[J]. 曾海容. 知识经济. 2009(02)
[2]儒家精神资源与现代性的相关性——关于启蒙反思的学术对话[J]. 杜维明,衣俊卿. 求是学刊. 2009(01)
[3]浅析农村孝道淡漠的原因[J]. 廉永杰,庄西艳.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4]农民工问题对当代农村孝道的影响[J]. 王立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5]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 李德顺. 党政干部学刊. 2008(03)
[6]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J]. 陈建兰. 天府新论. 2008(02)
[7]新孝道观的研究综述——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孝道[J]. 王小丽,秦启文.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8]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 深化人格道德基础教育[J]. 李占忠. 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7(03)
[9]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培育高素质人才[J]. 林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2)
[10]农村家庭美德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陈为,陈莹花,龙井仁. 未来与发展. 2007(04)
本文编号:2904153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构想
第2章 新农村孝道价值观构建研究的意义
2.1 孝道与孝道价值观概述
2.1.1 孝道、价值观与孝道价值观概念阐释
2.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
2.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孝道价值观
2.2 新农村孝道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2.2.1 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提高农民个人道德修养
2.2.2 有助于维护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丰富和完善传统孝文化
2.2.3 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乡风民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2.4 有助于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和谐家庭、村组、村镇建设
2.2.5 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第3章 当前农民孝道现状分析
3.1 孝老爱亲的典范
3.2 孝悌流失的现象
3.3 当前农民孝道缺失原因分析
3.3.1 历史原因
3.3.2 现实原因
第4章 新农村建设中孝道价值观构建的对策
4.1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下,牢固树立孝道价值观
4.1.1 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转变中青年农民啃老观念
4.1.2 增强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教育,重塑孝悌德目
4.1.3 倡导爱科学、辨迷信教育,扭转封建愚昧孝道价值观
4.1.4 培养责任感、责任心教育,促使中青年农民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4.2 依托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丰富完善孝道教育宣传渠道
4.2.1 注重宣传硬件设施建设,大力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4.2.2 重视新农村人文环境建设,深入挖掘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
4.3 把握农民群体时代特点,增强孝道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艺术性
4.3.1 基于农民生活经历多样化,灵活运用疏通引导艺术
4.3.2 抓住农民文化差异明显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4.3.3 关注农民内部构成复杂化,充分运用制度、规范艺术
4.4 发挥农村传统家庭教育功能,重视青少年孝道价值观教育
4.4.1 提高孝道价值观教育意识,注重教育内容的渐进性
4.4.2 农民家长以身作则,提高孝道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4.4.3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孝道价值观教育的立体性
4.5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组建专职德育工作队伍
4.5.1 发展专兼职德育人员,充实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4.5.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基层德育工作人员素质
4.5.3 建立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基层德育工作队伍的吸收更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决养老问题“孝”先行[J]. 曾海容. 知识经济. 2009(02)
[2]儒家精神资源与现代性的相关性——关于启蒙反思的学术对话[J]. 杜维明,衣俊卿. 求是学刊. 2009(01)
[3]浅析农村孝道淡漠的原因[J]. 廉永杰,庄西艳.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4]农民工问题对当代农村孝道的影响[J]. 王立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5]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 李德顺. 党政干部学刊. 2008(03)
[6]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J]. 陈建兰. 天府新论. 2008(02)
[7]新孝道观的研究综述——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孝道[J]. 王小丽,秦启文.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8]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 深化人格道德基础教育[J]. 李占忠. 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7(03)
[9]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培育高素质人才[J]. 林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2)
[10]农村家庭美德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陈为,陈莹花,龙井仁. 未来与发展. 2007(04)
本文编号:2904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0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