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不忘井冈山精神的初心,坚持制度自信

发布时间:2020-12-08 21:47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和建设从井冈山区域发展到全国胜利,从共和国初创时期是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靠的是一种精神,从其发展源头上来说,这就是“井冈山精神”,即为“不忘初心”之“初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起源于从井冈山根据地,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就含有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制度自信。井冈山精神的初心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士兵委员会,农工民主联盟等等,都是捍卫了井冈山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制度创设。然后在退出井冈山之后,建立了瑞金的苏维埃政权,而那正是我们共和国的雏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制度自信”这一历史性的命题,时至今日,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上我们都有理由继续坚持“制度自信”。“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党始终不忘“井冈山精神”的初心。我们将继续毫不动摇的继续坚持“制度自信”,从实践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通过对实际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创新进而发展出来的,我们将继续在正确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1 研究综述
        2.2 研究方法
        2.3 创新之处
第2章 坚定信念: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1.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及其灵魂所在
        1.1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
        1.2 井冈山精神的深邃内涵
    2.注重井冈山精神价值内涵的传承与发扬
        2.1 井冈山精神是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
        2.2 井冈山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2.2.1 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形成了一面旗帜
            2.2.2 凝结了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
            2.2.3 代表了有典型意义的理论形态
第3章 井冈山精神的信念沉淀及其价值导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
    1.井冈山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引领作用
    2.井冈山时期的建设成就及重大意义
        2.1 政治、军事建设方面
        2.2 经济建设方面
        2.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经验
    3.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井冈山精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引领
第4章 紧扣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1.“制度自信”视域中的“井冈山精神”
        1.1 “制度自信”源于“井冈山精神”
        1.2 “制度自信”有助于我们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2.1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2 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3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制度自信”凝聚井冈山精神价值动力
        3.1 伟大的成就坚定了“制度自信”
        3.2 坚持“制度自信”又能增强我们的政治定力
第5章 井冈山精神是“不忘初心”的重要源头
    1.井冈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表现
        1.1 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
        1.2 建国后的“井冈山精神”
        1.3 改革开放后的“井冈山精神”
    2.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选择
        2.1 举旗定向是井冈山精神关键
        2.2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井冈山精神的必然要求
        2.3 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井冈山精神研究综述[J]. 龙飞.  党史文苑. 2016(24)
[2]习近平三论井冈山精神[J]. 刘宇祥.  党史文苑. 2016(20)
[3]井冈山精神是“不忘初心”的重要源头[J]. 谭卫平.  党建. 2016(08)
[4]积极传承“井冈山精神” 努力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J]. 邓志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04)
[5]习近平三上井冈论井冈山精神[J]. 刘宇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6]“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J]. 徐欣欣.  商业文化. 2015(25)
[7]井冈山精神再解读[J]. 余伯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8]胡锦涛三论井冈山精神[J]. 余伯流.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7)

博士论文
[1]井冈山精神的政治伦理价值研究[D]. 刘浩林.南昌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樊涛.吉首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05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05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