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我国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文化职能

发布时间:2020-12-21 22: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鲜明的历史、社会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深远、意义重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高指导思想。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反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是由科学、文学、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其核心是价值观。在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导向与社会核心价值追求,都呈现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略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当前社会价值迷失、社会道德滑坡等不容乐观的社会文化和价值现状,这种不良倾向,对当代大学生和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同样堪忧。因此,大学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职能。严格说来,大学的文化职能,不是当今大学所要承载的新的职能,而是大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分析核心价值与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得出核心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指导思想的判断,进而分析我国高校在社会主...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任务及预期目标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5.1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
        1.5.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
        2.1.1 历史与现实背景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间的关系
        2.2.1 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
        2.2.2 价值观、价值体系与文化的关系
    2.3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一致性
第3章 社会文化现状及其与高等教育的关联
    3.1 当前中国价值观现状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3.1.1 当代中国价值观与社会文化现状
        3.1.2 当代大学文化价值观的现状
    3.2 社会价值观和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的关联成因
        3.2.1 “四位不正”的教育观念,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3.2.2 “四项不足”成为制约教育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3.3 大学功能的嬗变:人本思想和文化功能的回归
        3.3.1 大学功能的嬗变
        3.3.2 发挥大学在社会服务中的文化职能
    3.4 高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作用机理
        3.4.1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理
        3.4.2 高等教育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互动机理
        3.4.3 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文化素质提升的互动机理
        3.4.4 核心价值的完善与高校文化引领的互动机理
第4章 发挥高校文化传承职能
    4.1 文化传承的原则和意义
    4.2 文化传承的内容
        4.2.1 民族文化的精髓:道、儒、法、墨
        4.2.2 西方文明:遵循科学精神、法制精神的人类思想文化精华
    4.3 文化自觉与大学精神的传承
        4.3.1 大学文化传承的首要意识:文化自觉
        4.3.2 大学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自觉践行
第5章 发挥高校文化整合与创新职能
    5.1 文化整合与创新的概念、意义、原则
        5.1.1 文化整合与创新的概念
        5.1.2 文化整合与创新的意义:为我所用
        5.1.3 文化整合的与创新的原则:和而不同、多元共生
    5.2 文化整合与创新的内容、形式
        5.2.1 观念上的创新:综合创新论
        5.2.2 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5.3 大学自身的文化创新
        5.3.1 大学自身文化创新的理念和原则
        5.3.2 大学文化创新的内容
    5.4 大学文化创新的实践
        5.4.1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学的源头作用
        5.4.2 投身文化产业实践:助推创意经济发展
第6章 发挥高校文化输出职能
    6.1 树立文化输出意识
        6.1.1 大国意识:文化独立、是大国崛起的根本标志
        6.1.2 民族意识:公民是提升民族形象国际亲和力的载体
        6.1.3 安全意识:文化输出已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
    6.2 高校进行文化输出的渠道
        6.2.1 学术与人才交流主渠道
        6.2.2 国际合作渠道
    6.3 文化输出的自觉性
第7章 结论及其它
    7.1 高校发挥文化引领职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1.1 应自觉认识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和自身责任边界
        7.1.2 应认清大学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7.1.3 应历史的、辨证的看大学功能与社会职责
    7.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谭红梅,柯妍.  经济纵横. 2009(06)
[2]法家人性思想辨析[J].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3]儒家、墨家和道家的和平社会理想[J]. 刘志光.  齐鲁学刊. 2009(01)
[4]法家与兵家[J]. 赵小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5]《中外文化交流史》述评——兼谈唐宋元三朝代中国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J]. 许清章.  东南亚纵横. 2008(12)
[6]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王岳川教授文化访谈录(之二)[J]. 王岳川,胡淼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10)
[7]关于倡导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 陈莲.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8(03)
[8]大学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J]. 姜居波.  理论学习. 2008(08)
[9]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谈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J]. 李君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04)
[10]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J]. 李树业,孙兰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04)

博士论文
[1]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 包仕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刘力波.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我国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D]. 关振国.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0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30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